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 汝南 谢廉 、 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 洪 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李贤 注:“ 汉 法,孝廉试经者为郎。 洪 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一)、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后汉书·左雄传》:“ 汝南 谢廉 、 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传》:“ 洪 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李贤 注:“ 汉 法,孝廉试经者为郎。 洪 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 朗 ﹞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童子郎,读音是tóng zǐ láng,汉语词语,是指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Boy boy
【童的意思】:童 tóng(ㄊㄨㄥˊ) (一)、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二)、旧时未成 详情>
【子的意思】:子 zǐ(ㄗˇ) (一)、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详情>
【郎的意思】:郎 láng(ㄌㄤˊ) (一)、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二)、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详情>
• 子缵早慧,七岁通经,为童子郎,卒。
• 十二岁时,便通过经文考试而成为童子郎,但是当时的监试官觉得司马朗身体高大强壮,怀疑他匿报年龄,便质问他。
• 在司马朗十二岁时,便通过经文考试而成为童子郎,但是当时的监考官觉得司马朗身体高大强壮,怀疑他匿报年龄,便质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