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灶 [ jīn zào ]
道士炼丹用的灶。
金竈 [ jīn zào ]
道士炼丹用的灶。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方验《参同契》,金灶鍊神丹。”《陈书·徐陵传》:“金灶之方…
祠灶 [ cí zào ]
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
祠竈 [ cí zào ]
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
金灶镇 [ jīn zào zhèn ]
柴竈 [ chái zào ]
烧柴禾的锅灶。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熏炕》:“江 南柴灶,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巴金《<将军集>序》:…
丹竈 [ dān zào ]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
炕柴灶 [ kàng chái zào ]
指与炕相通的柴灶。既可烧饭,又可取暖。《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果然寺外 侯林儿 赁下半间厦子,里面烧着炕柴灶,也买…
炕柴竈 [ kàng chái zào ]
指与炕相通的柴灶。既可烧饭,又可取暖。《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果然寺外 侯林儿 赁下半间厦子,里面烧着炕柴灶,也买…
熯造 [ hàn zào ]
燃灶,点燃灶火。造,通“灶”。
垄灶 [ lǒng zào ]
亦作“壠灶”。土灶,就地砌起的灶。
灶眉 [ zào méi ]
灶旁;灶边。
迎灶 [ yíng zào ]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
迎竈 [ yíng zào ]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后,俗于正月初一迎祭灶神谓“迎灶”,或曰接灶。《清嘉录·接灶》引 明 冯应京 《月令广义》:“ 燕 …
接灶 [ jiē zào ]
迎接灶神。我国民间旧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归天庭禀事,谓祭灶或祀灶;于除夕或新春元日将灶神接回,谓接…
炉灶 [ lú zào ]
炉子和灶的统称:修理炉灶。另起炉灶。
灶烟 [ zào yān ]
炊烟。《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元帝 时童謡曰:‘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
竈额 [ zào é ]
即灶突。唐 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溼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清 方以智《通雅·宫室》:“灶额,灶突也。…
竈马 [ zào mǎ ]
(一)、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
跨竈 [ kuà zào ]
1.本指良马奔跑时后蹄印跃过前蹄印。因以喻指好马,良马。 高士奇 《天禄识馀·跨灶》引《海客日谈》:“马前蹄之上有两…
灶马 [ zào mǎ ]
(一)、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
接竈 [ jiē zào ]
迎接灶神。我国民间旧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归天庭禀事,谓祭灶或祀灶;于除夕或新春元日将灶神接回,谓接…
避灶 [ bì zào ]
亦作“避灶”。避人而不当灶。
求灶头不如告灶尾 [ qiú zào tou bù rú gào zào wěi ]
见“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求竈头不如告竈尾 [ qiú zào tóu bù rú gào zào wěi ]
见“ 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