麪糊鬼 [ miàn hú guǐ ]
指纸牌。因为纸牌是用面糊粘贴而成的。《镜花缘》第七四回:“你説这麪糊鬼令人恨不恨!教人气不气!再顽半天,我还气成鼓胀…
麪糊盆 [ miàn hú pén ]
(一)、盛放面糊的盆。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坐着个爱钞的寿官厅,麵糊盆里专磨镜。”元 张可久《醉太平·无题…
麪糊 [ miàn hù ]
(一)、用面粉加水调成的糊状物。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汤洗疥,拭令乾,煮麵糊,热涂之,即愈也。”引…
餬料 [ hú liào ]
粘连物品的浆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裱背十三科》:“裱背亦有十三科……一抄造纸札,一染製上件颜色,一餬料麦麪。”
面糊团 [ miàn hú tuán ]
比喻糊涂马虎的人。 宋 阮阅 《诗话总龟·诙谐下》引《雍洛灵异记》:“ 潁州 张龙图 尝见州牒押字多团下拽一画,有人…
面条鱼 [ miàn tiáo yú ]
亦作“麵条鱼”。即银鱼。体细长,微透明,口大,无鳞。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鱼品》:“有麪条鱼,身狭,而长不踰数寸…
挂麪 [ guà miàn ]
亦作“掛麵”。一种制成后悬挂晾干的面条。《水浒传》第四五回:“押司周年,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掛麪,几包京枣。” 清 吴…
腊八麪 [ là bā miàn ]
见“ 腊麪 ”。
腊八面 [ là bā miàn ]
见“ 腊麪 ”。
蝴蝶麪 [ hú dié miàn ]
汤饼名。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饼》:“水瀹而食者皆为汤饼。今蝴蝶麪、水滑麪、托掌麪……之类是也。” 清 翟灏 《…
拉麪 [ lā miàn ]
用手把面块拉成面条。亦指用手拉成的面条。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面条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掛麪。” 赵…
腊面 [ là miàn ]
亦称“腊八麪”。
麪梨 [ miàn lí ]
梨的一种。唐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麪梨通蔕朽,火米带芒炊。”自注:“麪梨软烂无味,火米粗糲不精。”麪,…
面木 [ miàn mù ]
树名。即桄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堂前有酒树、麪木。” 周祖谟 校释:“《后汉书·西南夷传》…
面筒 [ miàn tǒng ]
糕点名。形如竹筒。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一:“《楚辞·招魂》:‘粔籹蜜饵。’ 王逸 注:‘言以蜜和米麪熬煎作粔籹…
下麪 [ xià miàn ]
将麪放入锅内煮之。
长寿麪 [ cháng shòu miàn ]
(一)、旧俗寿诞及汤饼筵所食之面条。寓长命百岁之意。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长寿面》:“凡寿诞及汤饼筵,宴客必用麪,南…
面圪瘩 [ miàn gē dá ]
亦作“麵圪瘩”。见“麪疙瘩”。
面起饼 [ miàn qǐ bǐng ]
亦作“麵起饼”。面粉发酵后制成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南朝 梁 萧子显《齐书》:“永明 九年正月,詔:太庙四时祭,…
麪老鼠 [ miàn lǎo shǔ ]
面食名。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面老鼠》:“麪老鼠者,以热水和麪,鸡汁滚时,以箸夹入,不分大小,加鲜菜心。曰老鼠,以其…
凉炒麪 [ liáng chǎo miàn ]
一种拌糖吃的炒面粉。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凉炒面》:“四月麦初熟时,将麪炒熟,合糖拌而食之,谓之凉炒麪。”
无面馎饦 [ wú miàn bó tuō ]
同“无麪馎饦”。犹无米之炊。馎饦,一种面食。
腊麪 [ là miàn ]
亦称“腊八麪”。明 时宫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赐食之面。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一·赐百官食》:“腊月八日吃腊麪。”清 俞…
麪汤 [ miàn tāng ]
(一)、方言。汤面。加作料带汤的面条。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伤寒论》云‘食以索饼。’今医书则谓之汤麪,…
水引 [ shuǐ yǐn ]
亦称“水引麪”。亦称“水引餺飥”。面条的别名。
【词语拼音】miàn hù
【词语解释】(一)、用面粉加水调成的糊状物。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汤洗疥,拭令乾,煮麵糊,热涂之,即愈也。”引申为糊涂。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麵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二)、指性格黏糊的人。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他是个面糊,有什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