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考 [ wǔ kǎo ]
唐 宪宗 时,规定谪贬的官员须经五次考核方可调任。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
五庙 [ wǔ miào ]
古代诸侯立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礼记·祭法》:“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
考课令 [ kǎo kè lìng ]
考核铨叙官吏的法令。宋 王溥《唐会要·考上》:“天寳 二年八月五日,考功奏:准《考课令》,考前釐事,不满二百日,不合…
副考官 [ fù kǎo guān ]
清代科举主考官名,有正、副之别。《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乡会考官》:「五年题准,各直省乡试正副考官,令内院吏部礼部…
全唐五代词 [ quán táng wǔ dài cí ]
词总集名。今人张璋、黄fd62编。八卷。一、二、三卷为唐词,四、五、六卷为五代词,七卷为敦煌词,八卷为无名氏及仙…
四试 [ sì shì ]
(一)、古代诸侯、州伯定期考核官吏的制度。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考功名》:“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
考详 [ kǎo xiáng ]
查考周详。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且将三朝国史,先加考详,候两朝史了日,一处脩定。”
闹五魁 [ nào wǔ kuí ]
明 清 科举考试时庆祝五经魁首揭榜的一种活动。
五星考 [ wǔ xīng kǎo ]
伯邑考 [ bó yì kǎo ]
周文王的长子。《礼记.檀弓上》:「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史记.卷三五.管蔡世家》:「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
五院制 [ wǔ yuàn zhì ]
孙中山 提出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制度。按照这个制度,中央政府分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
考典 [ kǎo diǎn ]
稽考典实。《左传·昭公十五年》:“言以考典,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焉用之。”清 顾炎武《禹降》探诗:“奇疑是穴…
胡笛 [ hú dí ]
即羌笛。五孔。《后汉书·五行志一》:“ 灵帝 好……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参见“ 羌笛 ”。参阅《文献通考…
县试 [ xiàn shì ]
清 代由县官主持的考试。取得出身的童生,由本县廪生保结后才能报名赴考。约考五场,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
考格 [ kǎo gé ]
(一)、核定应试人的等第。《南齐书·谢超宗传》:“都令史 骆宰 议,策秀才考格,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
考室 [ kǎo shì ]
本谓宫寝落成之礼,后泛指相地筑屋。《诗·小雅·斯干序》:“《斯干》,宣王 考室也。”《汉书·翼奉传》:“到后七年之明…
部试 [ bù shì ]
旧时指礼部举办的考试。《镜花缘》第六五回:“本日经朕查出回避之淑女 孟兰芝 等三十三人,未赴部试,例应钦派试官另行考…
来汝贤 [ lái rǔ xián ]
明、萧山人,字子禹。嘉靖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着《菲泉存槀》。见《国朝献徵录·卷三十五》、《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五十一》…
夯土墙 [ hāng tǔ qiáng ]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四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用夯土方法修筑城墙。
祢庙 [ mí miào ]
父庙。或称考庙。《左传·襄公十二年》:“凡诸侯之丧,异姓临於外,同姓临於宗朝。同宗於祖庙,同族於禰庙。”杜预 注:“…
考终命 [ kǎo zhōng mìng ]
享尽天年。《书·洪范》:“五曰考终命。” 孔 传:“各成其长短之命以自终,不横夭。” 唐 白居易 《策林一·兴五福销…
京察 [ jīng chá ]
明 清 定期考核京官的制度。 明 代每六年举行一次。 清 代吏部设考功清吏司,改为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称“京察”,在…
输庸 [ shū yōng ]
缴纳代替力役的赋税。《文献通考·田赋二》:“﹝ 隋 开皇 ﹞十年五月,以宇内无事,益宽徭赋,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役。…
秦铜 [ qín tóng ]
秦 镜的代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考代书》:“座上 秦 铜,莫辨五里昏雾。”
酸伤 [ suān shāng ]
悲伤。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哀哀劬劳,亦又何报?摧圮殞裂,酸伤五情。”
【词语拼音】wǔ kǎo
【词语解释】唐 宪宗 时,规定谪贬的官员须经五次考核方可调任。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 杭州 人。”《旧唐书·宪宗纪下》:“今后左降官及责授正员官等,宜从到任经五考满,许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