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肉 [ gān ròu ]
肉干。《易·噬嗑》:“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同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郑玄 注:“大物解肆乾之…
浆酒藿肉 [ jiāng jiǔ huò ròu ]
jiāng jiǔ huò ròu 浆酒藿肉(漿酒藿肉) 见“ 浆酒霍肉 ”。
宿肉 [ sù ròu ]
(一)、隔日备肉;留肉过夜。(二)、留存过夜的肉。
米粉肉 [ mǐ fěn ròu ]
把肉切成片,加米粉、作料,蒸熟,叫米粉肉。也叫粉蒸肉。有的地区叫鲊(zhǎ)肉。
精肉 [ jīng ròu ]
瘦肉(多指猪肉)。
乾肉 [ qián ròu ]
肉干。《易·噬嗑》:“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同礼·天官·腊人》:“腊人,掌乾肉。”郑玄 注:“大物解肆乾之…
炒米 [ chǎo mǐ ]
(一)、干炒过的或煮熟晾干后再炒的米。(二)、蒙古族人民的日常食物,用煮熟后再炒的糜子米拌牛奶或黄油做成。
肉跳神惊 [ ròu tiào shén jīng ]
肉跳神惊(肉跳神驚) 同“ 肉跳心惊 ”。 老舍 《神拳》第三幕:“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
肉颤心惊 [ ròu chàn xīn jīng ]
肉颤心惊(肉顫心驚) 同“ 肉跳心惊 ”。《三国演义》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肴葅 [ yáo zū ]
肉食。葅,同“菹”,肉酱。
肉食 [ ròu shí ]
(一)、属性词。以肉类为食物的:肉食动物。(二)、肉类食物:多吃点素食,少吃点肉食。
燥子 [ zào zǐ ]
肉末或肉丁:炒燥子。
猪肉精 [ zhū ròu jīng ]
猪肉精俗称瘦肉精。
肉卷 [ ròu juǎn ]
被用来包住五香碎肉馅(或鱼肉馅)的薄肉片或鱼。
肉干 [ ròu gān ]
晒干的肉片(如牛肉)
俎醢 [ zǔ hǎi ]
(一)、剁成肉酱。(二)、肉酱。
肉身坐佛 [ ròu shēn zuò fó ]
又名肉身佛、肉身佛像。
香肉 [ xiāng ròu ]
方言。指狗肉。如:香肉火锅。
羓子 [ bā zǐ ]
注解羓子,腊肉出处“将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
捞纸 [ lāo zhǐ ]
将麦秸秆、水草、枸树皮、废纸等作原材料,经过蒸煮、碾磨、撞穰、拧穰、拌浆、取张、压干、分张晾干等数道或数十道工序的处…
肉片 [ ròu piàn ]
(一)、切成薄片状的肉。(二)、牛排肉之外的肉片(如火腿片)(三)、准备烹饪的或准备上桌的碎牛肉片。
臊子 [ sào zi ]
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羊肉臊子面。
鼎肉 [ dǐng ròu ]
已经解割的牲肉。亦指熟肉。
剜肉 [ wān ròu ]
削取身上肉也。见「剜肉医疮」条。
肉圃 [ ròu pǔ ]
积肉以为园圃。《韩非子·喻老》:“ 紂 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 紂 遂以亡。”《尸子》卷下:“ 殷紂 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