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寒食 [ gǒu hán shí ]
靡衣偷食 [ mǐ yī tōu shí ]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小寒食 [ xiǎo hán shí ]
寒食的第二天。一说为前一天。唐 杜甫 有《小寒食舟中作》诗。仇兆鳌 题解:“《杜臆》:小寒食,注谓寒食前一日,误,盖…
熟食节 [ shú shí jié ]
即寒食节。寒食日不举火,预办熟食过节,故称。
温食 [ wēn shí ]
热食。与寒食对称。
靡衣媮食 [ mǐ yī tōu shí ]
mǐ yī tōu shí靡衣媮食美衣甘食,苟且偷生。《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一百五日 [ yī bǎi wǔ rì ]
寒食日。
禁火日 [ jìn huǒ rì ]
指寒食节。
龙蛇火 [ lóng shé huǒ ]
指寒食节灶火。旧时为悼念 春秋 晋 介子推 于寒食禁火。 唐 王昌龄 《寒食即事》诗:“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参…
禁烟节 [ jìn yān jié ]
即寒食节。
禁火天 [ jìn huǒ tiān ]
指寒食节。
杨花粥 [ yáng huā zhōu ]
古代寒食节的一种食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洛阳 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
杏酪 [ xìng lào ]
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一百五 [ yī bǎi wǔ ]
(1).指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为寒食,故名。 唐 姚合 《寒食诗》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 唐 温庭筠…
炊熟 [ chuī shú ]
(一)、宋代称寒食节前一日为炊熟。因寒食禁火,节前一日必须烧好食物,故称。(二)、指饭菜已烧熟。
传蜡 [ chuán là ]
唐 韩翃《寒食》诗:“春城舞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谓寒食节宫中钻新火燃烛,…
能寒 [ néng hán ]
耐得寒冷。《淮南子·墬形训》:“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 章炳麟 《訄书·原变》:“紫脱非最灵也,其能寒过…
杏粥 [ xìng zhōu ]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寒食 [ hán shí ]
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有的地区清明叫寒食。
乾粥 [ qián zhōu ]
阴历三月三日寒食日所食之粥也。晋、陆翽《邺中记》:「并州之俗,以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糗…
扸扸 [ xī xī ]
犹惜惜。爱惜。 唐 陆龟蒙 《五歌·刈穫》:“天职谁司下民籍,苟有区区宜扸扸,本作耕耘意若何,虫豸兼教食人食。”
火前花 [ huǒ qián huā ]
指寒食节前开放的牡丹花。
后雕 [ hòu diāo ]
亦作“后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何晏 集解:“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脩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
粥饧 [ zhōu xíng ]
甜粥;糖粥。旧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麦煮粥,研杏仁为酪,以饧沃之,谓之寒食粥。见 隋 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二。
新烟 [ xīn yān ]
指寒食节后重新举火所生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