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蔬 [ hán shū ]
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南朝 梁 沉约 《休沐寄怀》诗:“爨熟寒蔬翦,宾来春蚁浮。” 唐 贾岛 《送天台僧…
箪食豆羹 [ dān shí dòu gēng ]
一箪饭食,一豆羹汤。谓少量饮食。亦以喻小利。《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宋…
宫烛分烟 [ gōng zhú fēn yān ]
唐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遂用“宫烛分烟”指代寒食节。…
百六 [ bǎi liù ]
(一)、古代以为厄运。(二)、寒食日的别称。
寒凉食物 [ hán liáng shí wù ]
凉性或寒性适用于热性体质的食物。
寒突 [ hán tū ]
冷的烟囱。谓贫寒不能举火,饮食不继。
火令 [ huǒ lìng ]
(一)、即火宪。(二)、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
寒具 [ hán jù ]
(一)、一种油炸的面食。(二)、御寒的衣物。
偷食 [ tōu shí ]
(一)、谓苟且度日。食,食禄。《左传·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杜预 注:“言欲苟免目前,不能念…
一钵一瓶 [ yī bō yī píng ]
钵、瓶:和尚的饮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形容家境贫寒。
冷节 [ lěng jié ]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王谟 辑本 汉 崔寔《四民月令》:“齐 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麯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唐…
戎索 [ róng suǒ ]
戎 人之法。《左传·定公四年》:“启以 夏 政,疆以戎索。”杜预 注:“大原 近戎而寒,不与中国同,故自以 戎 法。…
桂药散 [ guì yào sàn ]
一种药名,主治产后如伤寒候,寒热不调,心惊头昏,体虚,四肢无力,饮食全不思。
蹀堶 [ dié tuó ]
宋 明 时寒食节儿童抛瓦石的一种游戏。
寒鹭 [ hán lù ]
鹭鸟近水,常栖食于水中、水边,故称寒鹭。
畏难苟安 [ wèi nán gǒu ān ]
害怕困难,苟且偷安。《老残游记》第八回:“只此一聲,人人精神震動,不但人行脚下覺得輕了許多,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
桃花粥 [ táo huā zhōu ]
旧俗寒食节的食品。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呈桃花色,称“桃花粥”。
怀敌 [ huái dí ]
怀柔敌方。《汉书·食货志上》:“苟粟多而财有餘,何为而不成……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参见“ 怀柔 ”。
宿食病 [ sù shí bìng ]
宿食’又称“宿滞”、“食积”或“伤食”则指的是一种病,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或脾胃有寒,食物经宿不消,停积胃肠,故名。
寒食節 [ hán shí jié ]
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晋文公时为求介之推出仕而焚林,之推抱木而死,全国哀悼,于是乃定是日禁火寒…
蜜麪 [ mì miàn ]
和蜜的米面食品。宋 林洪《山家清供·寒具》:“及考 朱氏 註《楚词》:‘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谓以米麵煎熬作之寒具也…
插柳 [ chā liǔ ]
古代寒食节的一种风俗。宋 赵鼎《寒食书事》诗:“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清 吴伟业《琵琶行》:“插柳停搊素…
咽头炎 [ yān tóu yán ]
因受寒或刺激性食物引起咽头部位的发炎。
得过且过 [ dé guò qiě guò ]
过一天算一 天。形容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也指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五:“寒号 虫…比至深冬…
苟简 [ gǒu jiǎn ]
草率而简略。《庄子·天运》:“食於苟简之田,立於不贷之圃。”《汉书·董仲舒传》:“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顓为自恣苟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