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 [ dān tián ]
(一)、道家称人体肚 脐下三寸的地方为丹田。(二)、针灸穴位名。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称丹田。(三)、气功…
丹田穴 [ dān tián xué ]
丹田dān tián,经穴名。
上元丹田 [ shàng yuán dān tián ]
道家谓人的头脑。《云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上元丹田,脑也,亦名泥丸;中元丹田,心也,亦…
三丹田 [ sān dān tián ]
道教谓精、气、神之舍为三丹田。
上丹田 [ shàng dān tián ]
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
下丹田 [ xià dān tián ]
人体部位名。在脐下的叫下丹田。
中丹田 [ zhōng dān tián ]
道教语。三丹田之一,在心窝部位。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一有姓字服色……或在心下絳宫金闕中丹田也。”英文翻译…
气贯丹田 [ qì guàn dān tián ]
在练习意守丹田法的过程中,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吸气时好像有气入小腹的感觉,这便是气贯丹田。
气沉丹田 [ qì chén dān tián ]
一般认为,“气沉丹田”之说应该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之上的。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体,是沿经络分布而…
意守丹田 [ yì shǒu dān tián ]
在精神作用的指挥下,有意识地诱导思想专注于丹田,进行呼吸吐纳,使精神不涣散,呼吸自然放松,心平气和,呼吸节奏达到缓匀…
寸田 [ cùn tián ]
(一)、道教语。指三丹田。(二)、心田,心。
贵京 [ guì jīng ]
道教语。丹田。
三田 [ sān tián ]
(一)、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
丹府 [ dān fǔ ]
(一)、赤诚的心。(二)、即丹田。
丹耦 [ dān ǒu ]
古代行藉田礼用的农具,因涂成赤色,故称“丹耦”。二耜为耦。 南朝 梁 江淹 《齐藉田乐歌·迎送神升歌》:“率先丹耦,…
丹田气 [ dān tián qì ]
炁海 [ qì hǎi ]
人体部位名。有上下之分。上气海即膻中,下气海即下丹田。道教以为丹田为生气之源,故称。见《诸真圣胎神用诀·玉云张果老胎…
三阳丹 [ sān yáng dān ]
三阳丹药物组成是大艾叶等,主治男子气弱,丹田冷痛,脏腑泄泻;妇人血海冷疼,一切冷病。
蹧践 [ zāo jiàn ]
糟蹋,作践。阎树田《日出之前》:“索郎多杰 老爷在 丹珍 还未成年时就蹧践了她,丹珍 因此变得沉默无言,抑郁寡欢。”
太鹤山 [ tài hè shān ]
太鹤山原名“青田山”,又名“试剑石”、“丹山”,为道教胜地三十洞天。
琴心三叠 [ qín xīn sān dié ]
气功术语。指意识思维活动如琴音和谐,三丹田之气和合而为一。
泥丸 [ ní wán ]
(一)、泥制成的丸。参见〔阪上走丸〕(二)、道家指上丹田(在人的两眉间)。
无尽丹田 [ wú jìn dān tián ]
筵燕 [ yán yàn ]
同“筵宴”。明 唐顺之《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郡邑公私筵燕,诸所狼藉,岁费且数千金。”
三房 [ sān fáng ]
(一)、指明堂、明房、丹田之房。(二)、指同宗族分衍出来的三个支派。(三)、三房妻室。
【词语拼音】dān tián
【词语解释】(一)、道家称人体肚 脐下三寸的地方为丹田。
(二)、针灸穴位名。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称丹田。
(三)、气功疗法的意 守部位。上丹田位于两眉之间,中丹田位于心窝部位,下丹田位于肚脐与耻骨联合线上2/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