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汉赵岐《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
广土众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
邹鲁遗风: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故以“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宋朱熹《朱子全书·孟子一》:“看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流连荒亡: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敬老慈幼: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慈:爱护。
袪衣受业:撩起衣服前往受业。形容虚心求教。《韩诗外传》卷三:“ 孟尝君 请学於 閔子 ,使车往迎 閔子…
专心致志: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孟子·告子上》:“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致:尽,极。志:志向,…
不违农时:《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指不耽误农事季节。
梁孟相敬: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一毛不拔: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极端吝啬。《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齐东野语:《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后用“齐东野语”比喻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的…
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
寸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来用“寸草春晖”比喻父母恩情子女难以报答…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假(jiǎ):借。
失道寡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习焉不察:习惯于某种事物,因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孟子·尽心上》:“习矣而不察焉。”
好为人师: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为:做,当。
当务之急:当前应做 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百世师:指人的品德学问可以做后世百代人的表率。《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心悦诚服:从心眼里佩服。《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悦(yuè):愉快。诚:…
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互相递接物品。
得道多助:坚持正义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