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
(二)、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一)、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
《俱舍论记》第二七:“天眼、天耳,是所依根。”
(二)、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惜哉犹有酸气,则以一种道学之习渐塞其天耳,然时时露出本色,则以其天者全也。”
【拼音】 tiān ěr【注音】ㄊㄧㄢ ㄦˇ【条目】天耳1. 佛教谓色界诸天人之耳,能闻六道众生之言语及一切声响。《俱舍论记》第二七:“天眼、天耳,是所依根。”2. 谓未受壅蔽、保持本性的天然之耳。 明 李贽 《追述潘见泉先生往会因由付其儿参将》:“惜哉犹有酸气,则以一种道学之习渐塞其天耳,然时时露出本色,则以其天者全也。”
【天的意思】:天 tiān(ㄊ一ㄢ) (一)、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 详情>
【耳的意思】:耳 ěr(ㄦˇ) (一)、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 bèi )。耳垂。耳鬓厮磨( 详情>
• 以天耳通遥闻其声。
• 诸佛如来具天耳通。
• 佛以天耳闻诸比丘共说是事。
• 常忆念种种声,是名天耳通。
• 修得常忆念种种声,是名天耳通。
• 天耳墓神春戌顺,乙丁辛癸目方真。
• 即以天耳缘欲、色二界声处的神通力。
• 他们每天耳鬓厮磨地在一起学习,感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