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惕谨慎。
(一)、戒惕谨慎。
《东观汉记·樊準传》:“﹝ 準 ﹞明习 汉 家旧事,周密畏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二表》:“﹝臣﹞虽无功名报国,常以畏慎周身。”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某此事实出於万不获已,寸心可对天地,质鬼神。若世之所谓谨默畏慎者,难免不以为非,要亦不足听从也。”
畏慎,汉语词汇。拼音:wèi shèn释义:戒惕谨慎
【畏的意思】:畏 wèi(ㄨㄟˋ) (一)、怕:畏惧。畏难( nán )。畏罪。大无畏。望而生畏。(二)、敬服:敬 详情>
【慎的意思】:慎 shèn(ㄕㄣˋ) (一)、小心,当心:谨慎。不慎。慎重( zhòng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 详情>
•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 父母威严而有慧,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 性周密畏慎,恒若不足,每闻后命,愀然变色。
• 有受禁戒,诚信奉行,顺孝畏慎,敬归三尊,养亲尽忠,内外谨善,心口相应,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