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吸出败血。
(二)、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
(一)、指吸出败血。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仁恻》:“ 太宗 征 辽东 ,攻 白严城 ,右卫大将军 李思摩 ,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二)、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鴇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 高旭 《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 金近 《“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吮血,拼音 shǔn xuè,指吸出败血。
【吮的意思】:吮 shǔn(ㄕㄨㄣˇ) (一)、聚拢嘴唇吸:吮吸。吮乳。吮痈舐痔(喻不择手段谄媚讨好有权势的人)。 详情>
【血的意思】:血 xuè(ㄒㄩㄝˋ) (一)、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 详情>
•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如黑蝇吮血,似白蚁争餐。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
• 蛇夫吮血,是指蛇夫吮长蛇之血。
• 猎户犬马麒麟花,蛇夫吮血不还家。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 按,李思摩曾中弩,唐太宗亲为吮血。
• 一时间,神州大地,四处都有妖孽魔怪,磨牙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