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外之致是唐司空图用语。指言外之意,语言文字外别有余味。《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要求诗歌作品含义深远,超越语言文字描写的本身作深入的艺术思维。
【韵的意思】:韵 yùn(ㄩㄣˋ) (一)、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 详情>
【外的意思】:外 wài(ㄨㄞˋ) (一)、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 yìng )外合。外行( h 详情>
【之的意思】:之 zhī(ㄓ) (一)、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二)、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 详情>
【致的意思】:致(緻) zhì(ㄓˋ) (一)、送给,给予: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二)、招 详情>
• 于是王渔洋以王维配之,稻其诗多韵外之致,不即不离,遂稻之为诗佛。
• 同时,“导语”式的结构方式也让作品更强烈地表现出了诗性的情感张力和宿命的韵外之致。
• 他主张诗要有雄浑横放、纵横脱略的气势,追求诗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含蓄”之美。
• 我们在古典分析时指出的超以象外,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韵外之致的美学品地,就是对愈小而大这一命题的艺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