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外之致 [ yùn wài zhī zhì ]
遗音余韵 [ yí yīn yú yùn ]
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宣和书谱·皇象》:“则又见其遗音餘韵,得之於笔墨外也。”
致之度外 [ zhì zhī dù wài ]
zhì zhī dù wài 致之度外 同“ 置之度外 ”。《北史·薛辩传》:“朕且含养,致之度外,勿以言辞相折。”
小韵 [ xiǎo yùn ]
诗八病之一。又名伤音病。凡五言诗一联中除韵脚外,其余九字中有相同之韵者即为犯小韵。如“客子已乖离,那宜远相送”,子、…
花韵 [ huā yùn ]
(一)、见“花韵”。(二)、亦作“花韵”。花的韵致。唐 司空图《归王官次年作》诗:“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标韵 [ biāo yùn ]
风韵,韵致。宋 陶穀《清异录·文用》:“建中 元年,日本 使真人 兴能 来朝,善书札,有译者乞得章草两幅……笔法有 …
奇赡 [ qí shàn ]
谓奇特而富于韵致。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又若 王右丞 之重深, 杨僕射 之奇赡。”
八比 [ bā bǐ ]
(一)、八股文的别称。(二)、排律六韵十二句中,除首尾两韵外,中间四韵八句为八比。四韵之始为承题,又称颔比;次称颈比…
自由诗 [ zì yóu shī ]
不按照严格的格律写成的诗。除了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押大致相近的韵以外,在段数、行数、字数方面都没有固定的要求。其节奏只…
词韵 [ cí yùn ]
(1).指谈吐。《宋书·臧焘传》:“上与往復十餘反, 凝之 词韵銓序,兼有理证,上甚赏焉。”(2).词致气韵。 唐 …
三致千金 [ sān zhì qiān jīn ]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言范蠡经商,一再家累巨万。后用为发财致富之典实…
马埒 [ mǎ liè ]
习射之驰道。两边有界限,使不致跑出道外。
尉迟杯 [ yù chí bēi ]
词牌名。双调,有一○四字、一○五字、一○六字三体,又分仄韵、平韵两体。仄韵首见 柳永 《乐章集》,平韵首见 晁补之 …
百驾 [ bǎi jià ]
百日之程。谓驽马亦能致远。 元 范梈 《奉同元学士以落月为韵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浙》:“下乘岁百驾,逸足诚归谁。”
壖垣 [ ruán yuán ]
宫外的矮墙。《史记·五宗世家》:“四年,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徵 荣。”司马贞 索隐:“壖垣,墙外之短垣也。”《梁书·元…
内言 [ nèi yán ]
(一)、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二)、古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对“外言”而言。所谓内外指韵之洪细而言,内言发洪音,外言发…
敛祸 [ liǎn huò ]
停止作祸。 元 耶律楚材 《用昭禅师韵》之二:“妖氛敛祸 尧 风扇,外道消声佛日明。”
絃外之音 [ xián wài zhī yīn ]
同“弦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东坡 近体诗,少藴酿烹炼之功,故言尽而意亦止,絶…
肌理说 [ jī lǐ shuō ]
清代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肌理指义理和文理。主张作诗应以学问为根底,内容质实,形式雅丽,旨在纠正当时神韵说、格调说等诗论…
江永 [ jiāng yǒng ]
人名。(公元1681~1762)字慎修,清安徽婺源人。博通古今,致力于十三经注疏,于三礼之功尤深。长于比勘,步算与声…
持择 [ chí zé ]
选择;挑剔。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又云:‘六宫称之曰韵,盖时以妇人有标致者为韵。’ 煇 曾以此説叩於 宣和…
弃外 [ qì wài ]
谓弃置朝外。外,指京畿以外。《汉书·南粤传》:“朕, 高皇帝 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於 代 ,道里辽远,雍蔽朴愚,未尝…
遗风余韵 [ yí fēng yú yùn ]
遗风余韵(遺風餘韻) 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朱子全书·治道一·用人》:“此古之君子,所以成尊主庇民之功於一时,…
闳中肆外 [ hóng zhōng sì wài ]
形容文章内容丰富,文字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唐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闳:博大。肆(sì…
犀簪 [ xī zān ]
用犀角制的发簪。或谓妇人用之,尘不着发。旧题 汉 伶玄《飞燕外传》:“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击玉甌,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