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234年),字威硕,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234年(建兴十二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贺新春的妻子胡氏与后主刘禅有染,对妻施以私刑并逐出家门,胡氏因此上告刘琰,刘琰被下狱并弃市而死。刘琰有名士风流,擅长谈论,深得刘备厚待;官居高位却不参与政事,只随诸葛亮谈讽议,但为人偏执好斗,终于自取其祸。
【刘的意思】:刘(劉) liú(ㄌ一ㄡˊ) (一)、姓。 详情>
【威的意思】:威 wēi(ㄨㄟ) (一)、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威力。威风。权威。(二)、凭借力量或势力:威胁。 详情>
【硕的意思】:硕(碩) shuò(ㄕㄨㄛˋ) (一)、〔硕士〕学位名,高于“学士”。(二)、大:硕老。硕材。硕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