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威和恩泽。《后汉书·邓训传》:“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延熹 中,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
(二)、犹刑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一)、声威和恩泽。
《后汉书·邓训传》:“ 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 延熹 中, 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 ,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 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
(二)、犹刑赏。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威的意思】:威 wēi(ㄨㄟ) (一)、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威力。威风。权威。(二)、凭借力量或势力:威胁。 详情>
【恩的意思】:恩 ēn(ㄣ) (一)、好处,深厚的情谊: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 详情>
• 在南三十年,威恩著于殊俗。
• 在带兵上,威、恩兼施。
• 嗯,我可以跟威恩沃斯那些人谈
• 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 今之要务在于立威,恩威并济,大事可成。
• 然处事能断,威恩并立,是以蛮夷畏而爱之。
• 沙漠以北,俱荷威恩,吕梁之间,罔不怀惠。
• 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