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瀉肝黃芩散
词语读音:xiè gān huáng qín sàn
首字拼音:Xie
词语拼音:xie gan huang qin san
词语简拼:XGHQS
词语字数:五字词语
[组成] 黄芩5克 大黄3克 赤茯苓5克 炙甘草3克 枳壳3克 细辛2克 草决明5克 羚羊角屑1克 竹叶10克 [用法] 水煎三次作二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 清热泻肝,解毒。 [主治] 肝气壅实。证见眼目赤痛,四肢烦闷。 [按语] ①本方证以两限白晴,红赤疼痛,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治慢性结膜炎。
【泻的意思】:泻(瀉) xiè(ㄒ一ㄝˋ) (一)、液体很快地流:倾泻。(二)、排出稀屎:泻肚。泻药。 详情>
【肝的意思】:肝 gān(ㄍㄢ) (一)、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 详情>
【黄的意思】:黄 huáng(ㄏㄨㄤˊ) (一)、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二 详情>
【芩的意思】:芩 qín(ㄑ一ㄣˊ) (一)、〔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 详情>
【散的意思】:散 sàn(ㄙㄢˋ) (一)、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二)、分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