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文学团体。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发起,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出版《创造》《创造周报》《创造社丛书》等。初期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价值,倾向于浪漫主义,1925年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1929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
(一)、“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新文学团体。1921年,由 郭沫若 、 郁达夫 、 成仿吾 等发起成立。反帝反封建及积极浪漫主义是其基本倾向。1929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其先后出版的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并编辑出版了《创造丛书》等。
【创的意思】:创(創) chuàng(ㄔㄨㄤˋ) (一)、开始,开始做:创造。创制。首创。开创。创立。创演。创议。 详情>
【造的意思】:造 zào(ㄗㄠˋ) (一)、制作,做: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 详情>
【社的意思】:社 shè(ㄕㄜˋ) (一)、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社。秋社。社日。社稷( 详情>
• 创造社与康德美学
• 创造社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 早期创造社的文学功用观
• 在转型国家中创造社会信任
• 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分手之后
• 从新的角度探索创造社群体特性
• 创造社会效益可达六百亿元左右。
• 郭沫若的编辑实践与创造社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