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兰(1630 ~1705)清初诗人。字芝五,号药亭、柴翁、二楞居士,晚号郁洲,广东南海人。年近六十方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南湖,诗酒自酬。其诗歌意境开阔,功力雄健俊逸,为各大诗派一致推崇,被时人尊为“岭南三大家”与“岭南七子”之一。 著有《六莹堂前后集》等。
【梁的意思】:梁 liáng(ㄌ一ㄤˊ) (一)、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 详情>
【佩的意思】:佩 pèi(ㄆㄟˋ) (一)、挂,带:佩带。佩戴。佩剑。(二)、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佩。(三)、 详情>
【兰的意思】:兰(蘭) lán(ㄌㄢˊ) (一)、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 详情>
• 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
• 在广州,与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等相聚。
• 至岭南时,与屈大均、梁佩兰定交,所诣益进。
• 十岁能诗,与梁佩兰同塾,唱和数十篇,争崎嗜险,相矜为乐,名噪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