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繁体:汶川柴胡
词语读音:wèn chuān chái hú
首字拼音:Wen
词语拼音:wen chuan chai hu
词语简拼:WCCH
词语结构:ABCD式词语
词语字数:四字词语
汶川柴胡(学名:Bupleurum wenchuanense)为伞形科柴胡属下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是柴胡属下的一个种。产四川。生长于山坡草丛中。医药上可用于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肝气郁滞、两胁作痛、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者、气虚下陷、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
【汶的意思】:汶 wèn(ㄨㄣˋ) (一)、〔汶水〕水名,在中国山东省。亦称“大汶河”。 详情>
【川的意思】:川 chuān(ㄔㄨㄢ) (一)、河流:名山大川。川流不息。(二)、平原,平地:平川。米粮川。(三) 详情>
【柴的意思】:柴 chái(ㄔㄞˊ) (一)、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二)、烧柴祭天:“柴于 详情>
【胡的意思】:胡(鬍) hú(ㄏㄨˊ) (一)、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