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反切。用两个字拼切出另一字的读音。
(一)、即反切。用两个字拼切出另一字的读音。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声韵》:“ 周顒 好为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纽有平上去入之异。”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经籍艺文·切字》:“又曰切字本出於西域。 汉 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如‘不可’为‘叵’、‘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国二合音,盖切字之原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封氏闻见録》曰切字始於 周顒 ……余按: 汉 末 涿郡 高诱 解《淮南子》、《吕氏春秋》,有‘急气、缓气、闭口、笼口’之法。盖反切之学,实始于此。”
【切的意思】:切 qiē(ㄑ一ㄝ) (一)、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 详情>
【字的意思】:字 zì(ㄗˋ) (一)、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 háng 详情>
• 善唱,口功喷、切字有力。
• 派名钦宠,号荣切,字达天。
• 下字是平声,被切字也读平声。
• 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 反切字注音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
• 五无断尽辩谓菩萨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
• 被切字的声母与反切上字的声母不一致。
• 所谓十四声贯一切字者,其法已不可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