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不满而加以责怪。
(一)、对人不满而加以责怪。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不知今夜怎生这等耳热眼跳也,敢是母亲行有些嗔责。”《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老丈既不嗔责,就请老丈同到令壻家里去一见便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好在我并非画家,虽然太不高明,读者也许不至于嗔责罢。”
嗔责,汉语词汇。拼音:chēn zé释义:对人不满而加以责怪。
【嗔的意思】:嗔 chēn(ㄔㄣ) (一)、怒,生气:嗔怒。嗔喝( hè ㄏㄜˋ )。嗔诟。嗔斥。嗔睨。(二)、对 详情>
【责的意思】:责(責) zé(ㄗㄜˊ) (一)、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 详情>
• 翁姑嗔责,曾如不曾。
• 郎被母亲嗔责,惊愧无地。
• 他的妻生一女孩,怕他嗔责,和弟弟王兽医合谋,把李春梅在巡铺里所生的儿子抱回家里,她生的女儿,王兽医抱去哺养。
• 东汉初年有个大隐士叫严光,与刘秀同窗,刘秀慕其才华,有意请他辅佐,便把他请到洛阳,与其同榻而眠,严光夜则以足加帝腹上,刘秀不加嗔责。
• 演若达多是印度室罗城中的一个怪人,经中说他是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