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情定夺。
(一)、斟酌决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安庆起义清方档案》:“此次变起仓卒,本出意外,若论失於觉察、救护之罪,则同城文武司道以下均当共之,亦不能仅责警局及 恩 前抚之随从各弁也。伏乞酌夺。”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附奉文一篇,可用否?希酌夺!”
zhuó duó ㄓㄨㄛˊ ㄉㄨㄛˊ 酌夺(酌夺) ◎ 酌夺 zhuóduó[make a final decision as one may think fit] 酌情定
make a final decision as one may think fit
【酌的意思】:酌 zhuó(ㄓㄨㄛˊ) (一)、斟酒:对酌。(二)、饮酒宴会:便酌。清酌。(三)、考虑,度量:酌办 详情>
【夺的意思】:夺(奪) duó(ㄉㄨㄛˊ) (一)、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 qiāng )词夺理。( 详情>
• 医者于此,宜知所酌夺矣。
• 若意见仍不能一致,允许各抒所见,候旨酌夺。
• 你应根据你对他从前打牌的风格来酌夺是否在第四轮下注。
• 惟南北和战事宜,所关重大,且迭接南方各电,不得不与清皇族会商,遂奏请隆裕太后,开御前会议,把民军提出各条,令皇族自行酌夺。
• 若内有估价定税之货,或因议价高下不等,除皮多寡不齐,致有辨论不能了结者,限该商于即日内禀报领事官,俾得通知海关,会商酌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