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中依仗权势作恶多端的人。
(一)、犹党羽。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科举五》:“始以苞苴公行而激变通省士子,继以党棍寃民而惊骇各行罢市,诚近来未有之奇变也。”
(二)、旧时指国民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为非作歹的头目。
郭沫若 《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主使的人一定是 段锡朋 、 周利生 等等背叛民众的党棍和走狗。” 刘波泳 《秦川儿女》第四五章:“这人穿了一套笔挺的制服,全然是个官僚、党棍模样。”
党棍,读音dǎnggù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指党内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单位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头目。
an evil KMT chieftain of a local districtor unit
• 结交党棍警特,广收门徒。
• 浙大不需要这样的党棍,知趣点早些捲铺盖走!
• 如果你相信这个小混蛋,你只是一个党棍马屁精。
•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有名但很保守,国民党党棍做校长。
• 苗对学生代表态度蛮横,党棍腔调,不准学生到南京去。
• 就是一个极其反动的党棍,曾呈请南京国民党政府通缉鲁迅等人。
• 在战犯看守所,一群昔日的蒋军军官、特务、党棍等对李克昌展开批判。
• 平楚日和的杭州固然是个好地方,但那里有像鹰隼一样凶恶的国民党党棍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