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戏曲演出时唱某一个字的音拖长。
(一)、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
王朝闻 《一样与多样·创作、欣赏与认识》:“比如 蒙古 草原的牧歌,它那悠扬徐缓的拖腔,是在辽阔的草原这样的地理条件中,劳动人民为了有效地交流思想感情而形成的。”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二:“在引声拖腔之中,搀夹凿断勿连之音,正是南曲的特长。”
拖腔,读音tuō qiāng,汉语词语,指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
【拖的意思】:拖 tuō(ㄊㄨㄛ) (一)、牵引,拉,拽:拖车。拖船。拖累( lěi )。拖儿带女。(二)、耷拉着 详情>
【腔的意思】:腔 qiāng(ㄑ一ㄤ) (一)、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腔子。体腔。满腔热血。(二)、器物的中空部分: 详情>
• 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
• 看着两边的路景,费墨正带着拖腔指点江山。
• 他声音中那低沉的拖腔有效地控制在喉咙里没有发出来.
• 丝弦唱腔以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
• 挂丁情歌属四声音阶微低式,终止音拖腔,强弱起伏,低回婉转,抒情揉合。
• 同时在旋律上,五大调又婉转曲折、善用拖腔,字少腔多,一唱三叹的艺术风格。
• 是粤剧各流派中的佼佼者。她的嗓音圆润优美音域宽阔,演唱多用真嗓,拖腔转用假嗓。
• 演唱短段时,多用七言四句分节歌的形式,每句后有帮唱的衬词,曲尾有独具特色的拖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