詟骇 [ zhé hài ]
惊惧。
詟惧 [ zhé jù ]
(一)、恐惧。(二)、谓使之恐惧。
詟息 [ zhé xī ]
畏惧而屏息。
詟挠 [ zhé náo ]
畏惧屈服。元 姚燧《南京路总管张公墓志铭》:“至元 四年,授同签 吐蕃 经略使,兵裁叛离,仁革狠顽,渠酋讋挠,…
詟怖 [ zhé bù ]
恐惧。
詟悸 [ zhé jì ]
恐惧,惊悸。
詟惮 [ zhé dàn ]
畏惧。
詟栗 [ zhé lì ]
恐惧;震慑。
詟敌 [ zhé dí ]
震慑敌人。
詟伏 [ zhé fú ]
因恐惧而不敢动弹。
詟服 [ zhé fú ]
(一)、畏惧服从。(二)、谓使之畏惧服从。
詟惕 [ zhé tì ]
惊骇。
詟谀立懦 [ zhé yú lì nuò ]
指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詟忌 [ zhé jì ]
畏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十有七年,又遣兵收服 长白 之 鸭緑江部 ,尽有其众,于是遐邇讋忌。”
詟气 [ zhé qì ]
丧气,畏惧。《梁书·元帝纪》:“夷狄内侵,枕戈泣血,鲸鯢未扫,投袂勤王,能使游魂请盟以屈膝,丑徒衔璧而讋气。”…
詟谆 [ zhé zhūn ]
谓怨恶,诽谤。《管子·君臣下》:“大臣乱曰称述,中民乱曰讋谆,小民乱曰财匱。” 赵守正 通解:“讋谆,指对上诽…
詟跖 [ zhé zhí ]
因震慑而跳跃。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忽翳日而翻万象,却浮云而留六龙。咸讋跖而壮慈应,终苍黄而昧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