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黍捭豚 [ fán shǔ bǎi tún ]
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
燔黍擘豚 [ fán shǔ bò tún ]
见“燔黍捭豚”。
燔鱼剸蛇 [ fán yú tuán shé ]
周武王伐纣至孟津,白鱼入舟,武王欲煮鱼以祭,被群臣劝止。见《尚书大传·大誓》。又汉高祖聚众起义时,曾夜行泽中,…
燔器 [ fán qì ]
烧制器皿。 汉 王充 《论衡·物势》:“案陶冶者之用火烁铜燔器,故为之也。”
燔书阬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燔溺 [ fán nì ]
谓陷于水火之中。喻指受暴政迫害。 明 高启 《评史·羊祜》:“ 祜 直陈其恶,劝 武帝 以援 江左 之民於燔溺…
燔燎 [ fán liáo ]
亦作“ 燔尞 ”。1.烧柴祭天。《礼记·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汉书·郊祀志下》:“天用牲左,…
燔瘗 [ fán yì ]
(1).祭祀天地。《汉书·终军传》:“专神明之敬,奉燔瘞於郊宫。” 颜师古 曰:“燔,祭天也;瘞,祭地也。”(…
燔炙 [ fán zhì ]
(1).烧与烤。亦泛指烹煮。《战国策·魏策二》:“ 齐桓公 夜半不嗛, 易牙 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 …
燔书坑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燔书坑儒(燔書阬儒) 同“ 焚书坑儒 ”。 《汉书·地理志下》:“ 昭王 曾孙 政 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
燔燃 [ fán rán ]
燃烧。 汉 马融 《东巡颂》:“烈火燔燃,暉光四煬。”
燔煨 [ fán wēi ]
泛指蒸煮。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小甑短瓶良具足,穉儿娇女共燔煨。”
燔炰 [ fán páo ]
见“ 燔炮 ”。
燔刑 [ fán xíng ]
烧人致死的残酷刑罚。 郭沫若 《文艺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便在 欧 西中世纪,已经有多少思想革命家死于惨…
燔灭 [ fán miè ]
烧毁。《汉书·艺文志》:“ 战国 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 秦 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燔烈 [ fán liè ]
《诗·大雅·生民》:“诞我祀如何……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毛 传:“傅火曰燔,贯之加于火曰烈。” 孔颖达 疏…
燔黍 [ fán shǔ ]
古时炊爨尚未用釜甑,将黍米放在烧石上烤熟而食。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燔黍食稗,而熚豚以相飨。」
燔治 [ fán zhì ]
燔发散 [ fán fā sàn ]
燔祭以撒 [ fán jì yǐ sǎ ]
燔香草 [ fán xiāng cǎ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