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 [ dǐng dǐng ]
盛大:鼎鼎 大名。
九鼎 [ jiǔ dǐng ]
(一)、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二)、比喻分量极重:一言九鼎。
定鼎 [ dìng dǐng ]
古代帝王定都称定鼎。引申为建立王朝。《左传 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jiárǔ)。” 南朝宋颜延之《…
问鼎 [ wèn dǐng ]
(一)、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
饪鼎 [ rèn dǐng ]
亦作“餁鼎”。烹饪的鼎。比喻朝廷大政。
台鼎 [ tái dǐng ]
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语本 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
孔鼎 [ kǒng dǐng ]
正考父 庙之鼎。正考父 系 孔子 先祖。《左传·昭公七年》:“及 正考父 佐 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
阴鼎 [ yīn dǐng ]
(一)、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 禹 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
铸鼎 [ zhù dǐng ]
(一)、见“铸鼎象物”。(二)、指 黄帝 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
镵鼎 [ chán dǐng ]
刻姓名于其上的鼎。为使流传长远。
移鼎 [ yí dǐng ]
ㄧˊ ㄉㄧㄥˇ 移鼎 迁移九鼎。比喻政权的改易。
和鼎 [ hé dǐng ]
(一)、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二)、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
瓦鼎 [ wǎ dǐng ]
陶制有耳有足的炊器。
破鼎 [ pò dǐng ]
国家政权的象征。
铭鼎 [ míng dǐng ]
在钟鼎等器物上刻铸文辞。引申为建功立业,以传后世。
扛鼎 [ gāng dǐng ]
(一)、举鼎。(二)、比喻攘夺国家政权。(三)、比喻有大才,能负重任。(四)、《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
染鼎 [ rǎn dǐng ]
染指于鼎。指尝味。
鼋鼎 [ yuán dǐng ]
春秋 楚 人献鼋于 郑灵公,公以享诸大夫。子公(公子宋)入,先动食指,公闻而弗与。子公 怒,染指于鼎,尝之…
毚鼎 [ chán dǐng ]
鼎名。即 春秋 时 鲁国 所铸谗鼎。
鑫鼎 [ xīn dǐng ]
鑫代表金钱。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利的象征,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延伸意。
司鼎 [ sī dǐng ]
官名。光禄勋的别称。光禄勋,秦 为郎中令,汉武帝 时改此名。职权较广。
郜鼎 [ gào dǐng ]
春秋 郜国 造的宗庙祭器,以为国宝。后被 宋国 取去。宋 又将此鼎贿赂 鲁桓公,桓公 献于太庙。《左传·桓…
梁鼎 [ liáng dǐng ]
谓 南朝 梁 江山。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之宝,因以象征国家。
喜鼎 [ xǐ dǐng ]
是世界最高兴的事,也是最隆重的,形容达到了顶峰!直译:用喜字作成的鼎,简称‘喜鼎’。泛指发自内心的祝福!特…
夏鼎 [ xià dǐng ]
即 禹 鼎。相传 夏禹 铸九鼎以象九州。其上镂山精水怪之形,使人以知神奸。参阅《左传·宣公三年》。晋 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