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耗 [ cáo hào ]
旧时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有正耗、加耗、船耗等名目。
贴运 [ tiē yùn ]
贴补漕粮运输的损耗部分。
斗耗 [ dòu hào ]
历代从水道运粮,每石另加米数斗,随漕起运,作为沿途耗折之用,谓之“斗耗”。《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上以漕运…
贴征 [ tiē zhēng ]
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加征其损耗部分。
正耗 [ zhèng hào ]
明 清 在漕粮正税外向民户征收漕运损耗的一种附加税。 清 运往 北京 的正兑米每石征正耗米二斗五升至四斗。《清会典事…
正粮 [ zhèng liáng ]
即正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凡百姓上仓交粮,正粮之外,有加耗。”参见“ 正税 ”。
正兑 [ zhèng duì ]
清 代运送京仓的漕粮,充八旗、三营的兵食。《清会典·户部·云南清吏司》:“凡粮有正兑,有改兑、有改徵、有拨运、有筹备…
贴赠 [ tiē zèng ]
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要民户补贴其损耗部分。清 齐彦槐《海运四诗寄潘吾亭观察》:“贴赠有银米,几抵脚价中。”《清…
轻齎银 [ qīng jī yín ]
元 明 以来,税粮、漕粮、马草等折收银两的部分,叫“轻齎银”。 清 代漕粮加征的耗米,除随船给运四斗外,其余耗米折征…
轻赍银 [ qīng jī yín ]
元 明 以来,税粮、漕粮、马草等折收银两的部分,叫“轻齎银”。 清 代漕粮加征的耗米,除随船给运四斗外,其余耗米折征…
耗米 [ hào mǐ ]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
漕平 [ cáo píng ]
旧时征收漕银的衡量标准。历代征收的漕粮,到 清 代改征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郑观应《盛世危言…
贴徵 [ tiē zhēng ]
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加征其损耗部分。 清 齐彦槐 《海运四诗寄潘吾亭观察》“贴赠有银米,几抵脚价中”原注:“户…
加耗 [ jiā hào ]
(1).古代在租税正额以外加收的损耗费。 五代 后唐 明宗 时,凡民间纳米,每石加收二升,谓之雀鼠耗。 五代 后汉 …
总漕 [ zǒng cáo ]
明 清 总管漕运的官。《明史·职官志二》:“成化 八年分设巡抚、总漕各一员。”清 梁章鉅《称谓录·漕务官》:“《皇朝…
湘平 [ xiāng píng ]
指 清 末 湖南省 湘潭 所用之平色。平,平色,旧时的一种衡量标准。每两约合库平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合市制九钱六分八厘…
折漕 [ shé cáo ]
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 弘治 年间因 苏松 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清 初折漕,亦限于被灾或水路过远地区…
漕水 [ cáo shuǐ ]
(一)、即漕河。(二)、漕河的水。
漕贡 [ cáo gòng ]
(一)、指漕试。(二)、漕运贡米。
管粮同知 [ guǎn liáng tóng zhī ]
管理漕粮官员,隶属漕运总督。
漕费 [ cáo fèi ]
旧时在漕粮正税外,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称为“漕费”。《清会典事例·户部·赠贴银米》:“﹝ 乾隆 ﹞四年题准,江 南上…
减漕 [ jiǎn cáo ]
减少漕运。《汉书·昭帝纪》:“朕閔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颜师古 注:“减省转漕,所以休力役也。”
漕赠 [ cáo zèng ]
亦称“漕截”。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羡余银 [ xiàn yú yín ]
凡各帮漕船兑运漕粮,照例支给运丁羡余银。
挽漕 [ wǎn cáo ]
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