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跖 [ yǎn zhí ]
阻塞行路。
蹠徒 [ zhí tú ]
亦作“跖徒”。盗跖 一流人物;横暴凶恶者。
足宽 [ zú kuān ]
胫侧跖骨点至腓侧跖骨点的距离。
詈夷为跖 [ lì yí wéi zhí ]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
蹺跖 [ qiāo zhí ]
见"蹻跖"。
趾疣 [ zhǐ yóu ]
跖疣是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的寻常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皮肤新生物。
柳跖 [ liǔ zhí ]
相传 春秋 末人,名 跖,居 柳下(今属 山东省),因称 柳下跖。
跖蹺 [ zhí qiāo ]
亦作跖蹻。盗跖与庄蹻。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大盗。
蹠颜 [ zhí yán ]
亦作“跖顏”。
竹鸡草 [ zhú jī cǎo ]
鸭跖草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蹻蹠 [ qiāo zhí ]
见“蹻跖”。
鸡蹠 [ jī zhí ]
见“ 鸡跖 ”。
跖戾 [ zhí lì ]
见"跖盭"。
偃兵修文 [ yǎn bīng xiū wén ]
yǎn bīng xiū wén 偃兵修文 同“偃兵脩文”、“偃武修文”。
蹠犬噬尧 [ zhí quǎn shì yáo ]
亦作“跖犬噬尧”。《战国策·齐策六》:“ 貂 勃 曰:‘ 跖 之狗吠 尧 ,非贵 跖 而贱 尧 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隐武 [ yǐn wǔ ]
偃息武备。隐,通“偃”。
人肝 [ rén gān ]
人之肝。《庄子·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太山之阳,脍人肝而餔之。」
鸭步 [ yā bù ]
即鸭跖草。
跖蹻 [ zhí qiāo ]
亦作“跖蹻”。
偃旗仆鼓 [ yǎn qí pú gǔ ]
偃旗仆鼓 见“ 偃旗息鼓 ”。
颜跖 [ yán zhí ]
颜回 和 盗跖 的并称。
跖犬噬尧 [ zhí quǎn shì yáo ]
亦作"跖犬噬尧"。 《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原指人臣各为其主…
孔跖 [ kǒng zhí ]
孔子 与 柳下跖 的并称。
偃武觌文 [ yǎn wǔ dí wén ]
yǎn wǔ dí wén 偃武觌文(偃武覿文) 同“ 偃武修文 ”。 清 李振裕 《祠阙里雅》:“偃武覿文,风行四…
骨间肌 [ gǔ jiān jī ]
掌和跖部后面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