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状 [ è zhuàng ]
罪状。《新唐书·杨嗣复传》:“故事,大臣非恶状明白,未有诛死者。”
後裔 [ hòu yì ]
后世子孙。《书经.微子之命》:「功加于时,德垂后裔。」也称为「后嗣」。
完辑 [ wán jí ]
(一)、保全;安定。《后汉书·苏竟传》:“﹝ 苏竟 ﹞拜 代 郡中尉。时 匈奴 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 终完辑一郡。…
纳贤 [ nà xián ]
纳贤简单是说就是招纳贤士的意思。
往贤 [ wǎng xián ]
前贤;先贤。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德惭往贤,业优前事。”《梁书·外士传·何点》:“此盖前代盛…
列称 [ liè chēng ]
陈述。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輙摄媒人 刘嗣之 到臺辩问。 嗣之 列称: 吴 郡 满璋之 ,相承云是 高平…
乾渥 [ gān wò ]
帝王的恩泽。《宋书·东平王子嗣传》:“伏愿乾渥广临,曲垂照赐。”
垂裕后昆 [ chuí yù hòu kūn ]
裕:富足。后昆:子孙,后代,后嗣。为后世子孙留下功业或财产。
粃滓 [ bǐ zǐ ]
犹糟粕。《新唐书·杨嗣复传》:“才者自异,汰去粃滓者,菁华乃出。”
勖帅 [ xù shuài ]
亦作“勗帅”。勉力遵循。《仪礼·士昏礼》:“父醮子,命之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勗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
优贤扬历 [ yōu xián yáng lì ]
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三适 [ sān shì ]
(一)、谓好德、贤贤、有功。(二)、三件适意的事。
握沐吐餐 [ wò mù tǔ cān ]
沐:洗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穷死黔娄 [ qióng sǐ qián lóu ]
贤者有贤妻、贫而不坠其志,喻贫士品行端正。
就义 [ jiù yì ]
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胤族 [ yìn zú ]
犹嗣族。 章炳麟 《沉荩哀辞》:“悲夫丈夫固享五鼎兮,况为牺以饗胤族。”
选贤 [ xuǎn xián ]
选用贤能的人。《管子·戒》:“三年教人,四年选贤以为长。”汉 刘向《说苑·君道》:“王者何以选贤?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
往哲是与 [ wǎng zhé shì yǔ ]
往哲:先哲,前贤;与:赞许。古代圣贤所赞许的。
至明 [ zhì míng ]
(一)、极贤明。(二)、以指贤明的君主。(三)、极光明。
嗣后 [ sì hòu ]
以后。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书》:“嗣后更望时惠尽言,此僕之所汲汲而求也。”《清史稿·世祖纪二》:“念此僕隶,亦皆…
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也说求贤如渴。
属疏 [ shǔ shū ]
谓宗族关系疏远。《史记·荆燕世家论》:“ 荆王 王也,由 汉 初定,天下未集,故 刘贾 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 江 …
夺嫡 [ duó dí ]
亦作“夺适”。封建社会君位世袭,以庶子嗣位而废其嫡子者,谓之“夺嫡”。
前雄 [ qián xióng ]
前代之英雄也。唐、骆宾王〈伤祝阿王明府〉诗:「含章光后烈,继式嗣前雄。」
兴贤 [ xīng xián ]
(一)、推举有贤德的人。参见“兴能”。(二)、发扬贤德。
【词语拼音】xián sì
【词语解释】贤良的后代。 宋 洪适 《祭陈安抚父文》:“ 季祉 贤嗣,诗礼饱闻,拾芥巍科,颺声荣路。” 明 刘基 《父永嘉郡公诰》:“士有厚德而立报,虽不在其身,必有贤嗣而得时,足以大其后。” 清 查慎行 《长寿庵坐湛庵禅师方丈听谈石公旧事》诗:“贤嗣真龙象,千钧独力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