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核 [ xiáng hé ]
(一)、见“详覈”。(二)、详细考核。(二)、详细确实。
草表 [ cǎo biǎo ]
(一)、草拟章奏。《三国志·吴志·华覈传》:“晧 以 覈 年老,敕令草表,覈 不敢。”《明史·宁王权传》:“权 邀 …
总核 [ zǒng hé ]
亦作“总覈”。谓综合起来加以考核。
精覈 [ jīng hé ]
(一)、精细孝核。《后汉书·顺帝纪》:“其简序先后,精覈高下,岁月之次,文武之宜,务存厥衷。”《新唐书·张九龄传》:…
参覈 [ cān hé ]
考察审核。 宋 曾巩 《序越州鉴湖图》:“至於参覈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 清 张岂之 《<适可斋…
铨覈 [ quán hé ]
评量考核。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斯则物有恒準,而鉴无定识,欲求銓覈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 唐 元稹 《授…
课覈 [ kè hé ]
考核。《后汉书·朱浮传论》:“而 光武、明帝 躬好吏事,亦以课覈三公。”唐 张说《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长安 之初…
穷覈 [ qióng hé ]
详细核验。《隋书·儒林传·刘炫》:“天文律历,穷覈微妙。”
辨覈 [ biàn hé ]
(一)、辨明核实。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论表》:“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开引羣虑,研尽众谋,短长毕陈,当否可…
危言核论 [ wēi yán hé lùn ]
危言核论 同“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核论 [ hé lùn ]
(一)、犹确论,高论。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恐辞辨虽巧,难可俱通,又非所望于核论也。”(二)、覈…
核选 [ hé xuǎn ]
审核选择。《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弹射百僚,覈选三署。”
循名核实 [ xún míng hé shí ]
循名核实(循名覈實) 犹言循名责实。 明 张居正 《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覈实,以兴太平之治,…
稽核 [ jī hé ]
亦作“ 稽覈 ”。查核;查考。 明 李东阳 《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若讲授稽覈,不过诸博士职。”《明史·蒋德璟…
糠籺 [ kāng hé ]
亦作“糠覈”。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
刻覈 [ kè hé ]
亦作“刻核”。苛刻。《南史·恩倖传·吕文显》:“文显 临事以刻覈被知。”宋 苏轼《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
覈论 [ hé lùn ]
(一)、深刻的言论。《后汉书·郭太传》:“林宗 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覈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李贤 注:“覈,犹…
博覈 [ bó hé ]
丰富正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后夫人进御》:“ 梁 国子博士 清河 崔灵恩 撰《三礼义宗》,其説博覈。” 明 胡…
覈选 [ hé xuǎn ]
审核选择。《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弹射百僚,覈选三署。”
研覈 [ yán hé ]
亦作“ 研核 ”。审察考查;研究考核。《文选·张衡<东京赋>》:“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於此惑?” 薛综 …
刻核 [ kè hé ]
亦作“刻核”。苛刻。《南史·恩倖传·吕文显》:“文显 临事以刻覈被知。”宋 苏轼《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
课核 [ kè hé ]
考核。《后汉书·朱浮传论》:“而 光武、明帝 躬好吏事,亦以课覈三公。”唐 张说《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长安 之初…
核叙 [ hé xù ]
核实叙录。《清史稿·礼志九》:“宴礼既毕,兵部覈叙勋绩,颁爵赏有差。”
文赋 [ wén fù ]
(1).文章诗赋。《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论》:“ 华覈 文赋之才,有过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 宋 苏轼 《宿封建…
实覈 [ shí hé ]
(一)、核实。《后汉书·顺帝纪》:“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师地震,汉阳 地陷裂。甲午,詔实覈伤害者,赐年七岁以上钱,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