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刻核”。苛刻。《南史·恩倖传·吕文显》:“文显 临事以刻覈被知。”宋 苏轼《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清 秦笃辉《平书·文艺篇上》:“閲书之道在於恕,不恕则刻覈锻鍊之患生。”金一《文学观》:“夫谓语必已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
(一)、亦作“ 刻核 ”。苛刻。《南史·恩倖传·吕文显》:“ 文显 临事以刻覈被知。”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无刻核之怨。”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篇上》:“閲书之道在於恕,不恕则刻覈锻鍊之患生。” 金一 《文学观》:“夫谓语必已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
【刻的意思】:刻 kè(ㄎㄜˋ) (一)、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二) 详情>
【核的意思】:核 hé(ㄏㄜˊ) (一)、果实中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桃核。杏核。(二)、像核的东西:核细胞。核酸 详情>
• 可见雕刻核桃的历史也很悠久。
• 核雕中工艺精湛,难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
• 繇是而猜妒刻核之邪说,师申、韩以束缚缙绅,解散士心,使相携贰,趋邪径,腾口说,以要人主。
• 此刻,核子供应商再度点燃各国政府的核能热忱,并且争辩说,合作可以协助保证核能科技的正当用途。
• 近年以来,上以文法束吏,下以刻核取名,今日禁宴会,明日禁游乐,使阙廷之下,萧然愁苦,无雍容之象,而官之怠於其职,固自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