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奏谢恩 [ dài zòu xiè ēn ]
谓受皇帝恩典,而无直接奏事资格者,则由堂官或本省督抚代为奏闻。
曲谢 [ qǔ xiè ]
遍谢。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谢恩》:“三日后,又曲谢。其日,主司方一一言及荐导之处,俾其各谢挈维之力;苟特达而取,亦…
私谢 [ sī xiè ]
酬谢私恩。宋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四书》:“以为用公之奏而得召,恐有私谢之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蒞官…
需头 [ xū tóu ]
指章奏空出首幅,以供诏旨批答之用。 汉 蔡邕 《独断》卷上:“凡羣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
恩锡 [ ēn xī ]
犹恩赐。锡,通“ 赐 ”。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赉益州天门冬启》:“一蒙恩锡,窃幸往代。”《周书·寇儁传》:“﹝ …
公侯万代 [ gōng hóu wàn dài ]
旧时感激他人恩德的祝颂之辞。言子孙万代皆为公侯。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后汉书·文苑传》:赵壹罪几死,以友人救得…
蒙奏 [ méng zòu ]
盲乐师的演奏。语本《诗·大雅·灵台》:“矇瞍奏公。”南朝 齐 谢朓《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九畴式序,三辟再清。…
玄祉 [ xuán zhǐ ]
犹言圣恩,天赐之福。 明 谢谠 《四喜记·天佑阴功》:“微臣奏启,先承玄祉。道 宋郊 当饿死,不许餐甘服綺……今注福…
奏表 [ zòu biǎo ]
(1).上表文。《云笈七籤》卷十四:“又奏表上謁,贵人皆书符持怀中,三呼直日之神与我同行。”(2).向帝王奏事的表文…
期集院 [ qī jí yuàn ]
亦称“期集所”。新科进士聚会的地方。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谢恩》:“饮酒数巡,便起赴期集院。”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恩科 [ ēn kē ]
(一)、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二)、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
署牋 [ shǔ jiān ]
署名于章奏。《周书·窦炽传》:“属 隋文帝 初为相国,百官皆劝进。 炽 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牋。”
让爵 [ ràng jué ]
辞让爵位。《后汉书·循吏传·王景》:“至 辽东 , 閎 与郡决曹史 杨邑 等共杀 调 迎 遵 ,皆封为列侯, 閎 独…
答访 [ dá fǎng ]
◎ 答访 dáfǎng[pay a return visit] 因别人来访而做答谢回访详细解释答谢性的…
天恩 [ tiān ēn ]
(1).指帝王的恩惠。《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陈汝元 《金…
烧割 [ shāo gē ]
古代一种食品。禽畜肉整体烤熟,食时以刀割切。 明 张居正 《谢恩疏》:“朕实惓惓竚望,特赐烧割一分,手盒二副,长春酒…
正奏 [ zhèng zòu ]
古代科举考试中选而正式奏请朝廷批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状元之目始自辟召,而本朝科举,取士之法合以省试正…
枫陛 [ fēng bì ]
(1).谓朝廷。陛为皇宫的台阶,代指皇宫。 唐 陈元光 《示珦》诗:“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2).代指皇上。 …
曲降 [ qǔ jiàng ]
(一)、犹曲赦。《北齐书·后主纪》:“戊子,曲降 并州 死罪已下囚。”《北史·隋纪上·文帝》:“﹝ 开皇 七年﹞冬十…
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殉义忘身 [ xùn yì wàng shēn ]
《陈书·鲁广达传论》:“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唐·陈子昂《为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
双龙 [ shuāng lóng ]
(一)、两条龙。(二)、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东汉许虔、许邵,南朝梁谢举、谢览,柳惔、柳悦,唐乌承…
恩榜 [ ēn bǎng ]
亦作“ 恩牓 ”。科举时代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的中式名单。 宋 苏轼 《论特奏名》:“臣等伏见恩榜得官之人,布在州县。…
特奏名 [ tè zòu míng ]
宋 代科举制度的一种特殊规定: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叫“特奏名”,与“正奏名”相区…
遗表 [ yí biǎo ]
谓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于卒后上奏。 南朝 梁 沉约 《临终遗表》:“臣抱疾弥留,迄今即化,形神欲离,月已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