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壁藏 [ fú shēng bì cáng ]
秦始皇帝伏生以尚书百篇藏壁中。见伏胜条。《史记·儒林·伏生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
伏莽 [ fú mǎng ]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薄壁组织 [ bó bì zǔ zhī ]
仅由薄壁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为「薄壁组织」。薄壁细胞是只具有初生细胞壁的活细胞,分布于高等植物组织内,可进行光合作用…
种因 [ zhòng yīn ]
事情尚未发生时,预先藏伏某事的因。如:「鸦片战争的失败,种因于满清政府的腐败。」
伏匿 [ fú nì ]
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唐 柳宗元《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
伏生 [ fú shēng ]
汉 时 济南 人,名 胜,或云字 子贱。原 秦 博士,治《尚书》。始皇 焚书,伏生 以书藏壁中。汉 兴后,求其书已散…
墙有风,壁有耳 [ qiáng yǒu fēng,bì yǒu ěr ]
比喻秘密容易泄露。孙锦标《通俗常语疏证·言语》引 明 阮大鋮《春灯谜记》:“墙有风,壁有耳。防口舌,有哄传。”亦省作…
窜伏 [ cuàn fú ]
逃匿;隐藏。《国语·晋语二》:“ 杜原款 将死,使小臣 圉 告於 申生 ,曰:‘ 款 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
东壁 [ dōng bì ]
(1).室东侧的墙壁下。《仪礼·士丧礼》:“君反之,復初位,众主人辟于东壁,南面。”《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
狸物 [ lí wù ]
指潜藏在泥里的鱼鳖之类生物。《周礼·天官·鳖人》:“凡貍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郑玄 注:“郑司农 云:‘………
锈涩 [ xiù sè ]
亦作“ 锈澁 ”。生锈。 唐 李白 《独漉篇》:“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锈涩苔生。” 宋 欧阳修 《日本刀歌…
缇帙 [ tí zhì ]
(1).红布书套。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金版玉箱,锦文緹帙。”(2).借指书籍。 清 黄宗羲…
遗蝗 [ yí huáng ]
指蝗虫所产之卵。宋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王十朋 注:“蝗遗子於地,若雪深…
古文尚书 [ gǔ wén shàng shū ]
书名。四十六篇,较伏生所传者多十六篇。汉时得自孔子故宅壁中的尚书,皆科斗古文,故称为「古文尚书」。今本尚书五十八篇中…
生嗔 [ shēng chēn ]
生气;发怒。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休论我性不容人,拳打了谗臣,恁般生嗔。”《西游记》第五二回:“这壁厢…
闇陋 [ ān lòu ]
愚昧鄙陋。《后汉书·明帝纪》:“朕以闇陋,奉承大业。” 清 侯方域 《与王氏请藏经书》:“僕虽闇陋,亦当勉竭其生平。…
猴姜 [ hóu jiāng ]
(一)、药名。相传唐玄宗以其治折伤、补骨碎有奇功,更名骨碎补。参阅《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下品之下·骨碎补》。引唐陈藏器…
艰拙 [ jiān zhuō ]
笨拙,愚昧。 宋 曾巩 《福州回曾侍中状》:“顾兹艰拙,利在退藏。虽有心诚嚮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敢期眷与!” …
格萨尔王传 [ gé sà ěr wáng chuán ]
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叙述雄狮国王格萨尔的一生。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格萨尔诞生在奇异的环境中。第二部分描述格萨尔…
火仓 [ huǒ cāng ]
(1).伙食。《再生缘》第三七回:“粗细家丁差两个,安排火仓与汤茶。”《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几天就叫这外国人不必…
牛樟芝 [ niú zhāng zhī ]
拼音: niú zhāng zhī 解释:牛樟芝又名牛樟菇,属于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蕈菌类,学名为…
南山豹 [ nán shān bào ]
(一)、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
主祏 [ zhǔ shí ]
古代宗庙中所藏的神主。神主为木制,平时藏于石函中,故称“主祏”。《左传·昭公十八年》:“﹝ 子产 ﹞使祝史徙主祏於 …
疥骆驼 [ jiè luò tuó ]
生疥疮的骆驼。喻不为人喜爱的事物。《北史·刘昼传》:“ 子才 曰:‘君此赋,正似疥骆驼,伏而无娬媚。’” 清 王士禛…
蜥蜴 [ xī yì ]
亦作“ 蜥易 ”。1.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朔 ( 东方朔 )自请布…
【词语拼音】fú shēng bì cáng
【词语解释】秦始皇帝伏生以尚书百篇藏壁中。见伏胜条。《史记·儒林·伏生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见「伏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