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署 [ sān shǔ ]
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
槐省 [ huái shěng ]
三公的官署。
列署 [ liè shǔ ]
百官之署。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屯坊列署,三十有二。” 吕延济 注:“列署,百官诸曹。” 唐 王维 《送…
公府 [ gōng fǔ ]
古代官署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
关署 [ guān shǔ ]
签署批覆。《宋书·王敬弘传》:“ 元嘉 三年,为尚书僕射,关署文案,初不省读。”
陵司 [ líng sī ]
唐 时守卫及祀祭皇陵的官署。《新唐书·礼乐志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 、 昭 、 乾 、 定 、 桥 五陵署…
覈选 [ hé xuǎn ]
审核选择。《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弹射百僚,覈选三署。”
陵署 [ líng shǔ ]
典守天子陵园的官署。《新唐书·礼乐志四》:“二十年詔:建初、启运、兴寧、永康陵,岁四时、八节,所司与陵署具食进……陵…
槐省棘署 [ huái shěng jí shǔ ]
三公九卿的官署。《唐大诏令集·明堂灾告庙制》:“槐省棘署,百僚庶尹,宜竭乃诚,各扬其职。”
核选 [ hé xuǎn ]
审核选择。《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弹射百僚,覈选三署。”
甲弩坊 [ jiǎ nǔ fāng ]
掌管武器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三》:“开元 以前,军器皆出右尚署,三年置军器监,十一年復废为甲弩坊,隶少府,十六年…
榷署 [ què shǔ ]
宋 置掌管过境贸易的机构。《宋史·食货志下八》:“乾德 二年,禁商旅毋得渡 江,於 建安、汉阳、蘄口 置三榷署,通其…
六署 [ liù shǔ ]
南朝 齐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上躬亲细务,纲目亦密;於是郡县及六署…
通署 [ tōng shǔ ]
1. 兼署,代理。《通典·职官五》:“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2. 共同办公。《金史·百官志一》:“…
差署 [ chà shǔ ]
派人署理。《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凡 剑南 自节度使、刺史以下官,听 知祥 差署讫奏闻,朝廷更不除人。”
鸿翼 [ hóng yì ]
(一)、鸿鹄的羽翼。(二)、比喻俊逸之才。(三)、金官署名。
假署 [ jiǎ shǔ ]
(1).谓正式任命官职前暂时代理。《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右丞假署印綬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
春柜 [ chūn guì ]
一种立式矮木柜。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春柜三个,该银三两六钱。”
近署 [ jìn shǔ ]
与帝王接触密切的官署。 汉 孔融 《荐祢衡表》:“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后汉书·窦武传》:“ 武 乃白…
玉署 [ yù shǔ ]
(一)、官署的美称。南朝 梁 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终朝守玉署,方夜劳石扉。”《南史·恩幸传论》:“门同玉…
望空 [ wàng kōng ]
(一)、犹言望白署空。(二)、谓凭白无据。(三)、向着空中。
署长 [ shǔ zhǎng ]
中央政府组织中,以署为单位名称的最高首长。如:「卫生部署长」、「环保署署长」。
仙府 [ xiān fǔ ]
(一)、仙人所住的府第。(二)、借称道观。(三)、仙界的官署。
他署 [ tā shǔ ]
其他衙署。《墨子·号令》:「离署左右,共入他署左右。」
通班 [ tōng bān ]
(一)、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词语拼音】sān shǔ
【词语解释】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