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童 [ xiào tóng ]
卓有孝行的孩童。
髫童 [ tiáo tóng ]
幼童。 唐 柳宗元 《道州毁鼻亭神记》:“髫童之嚚,公实智之。” 明 方孝孺 《御书赞》:“髫童鮐叟,大训宏謨。”
三角童 [ sān jiǎo tóng ]
头挽三髻的童稚。宋 陆游《放言》诗:“无人駡 郑虔,亦无嘲 孝先。回顾三角童,吾与汝忘年。”
童羁 [ tóng jī ]
指童年。 清 刘大櫆 《钱节妇传》:“﹝ 方氏 ﹞许聘同里 钱公 田间先生 之子 孝则 者,方在童羈,未嫁也。”
儒童 [ rú tóng ]
明 清 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歇后诗》:…
孝决 [ xiào jué ]
有孝行而果敢。《魏书·孝感传·孙益德》:“其母为人所害, 益德 童幼,为母復仇,还家哭於殯,以待县官。 高祖 、 文…
兀都带 [ wū dōu dài ]
元人。安童之子,諡忠简,事母至孝。成宗时,官大司徒。见《元史·卷一百二十六》。
淳孝 [ chún xiào ]
犹言至孝。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程器》:“若夫 屈 贾 之忠贞,邹 枚 之机觉,黄香 之淳孝,徐干 之沉默,岂曰…
童隶 [ tóng lì ]
亦作“童隷”。犹童仆。《后汉书·樊宏传》:“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隷,各得其宜。”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被声 [ bèi shēng ]
犹被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咏《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女童 [ nǚ tóng ]
(1).谓少女。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处庄侄》:“有一女童,伏于帜下,愿有謁于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
儿童之见 [ ér tóng zhī jiàn ]
比喻幼稚无知的言论。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如 子虚 亡是公 相與問答,皆賦矣。而 統 謂之叙,此與兒童之見何異…
作孝 [ zuò xiào ]
犹言带孝。《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未崩,有童謡曰:‘九龙母死不作孝。’及后崩, 武成 不改服,緋袍如故……帝於昆…
童子科 [ tóng zǐ kē ]
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新唐书·选举志上》:“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
看财童子 [ kàn cái tóng zǐ ]
即看钱奴。《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谁知过老本是个看财童子,儿子却是个败家五道。”参见“看钱奴”。
童子郎 [ tóng zǐ láng ]
汉 魏 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 汝南 谢廉 、 河 南 赵建 年始十二,各能通经, 雄…
黄童 [ huáng tóng ]
(一)、幼童。晋 葛洪《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二…
邻老 [ lín lǎo ]
亦作“隣老”。对邻居老年人的敬称。元 揭傒斯《赵孝子》诗:“隣老四面来,惊嘆未曾有。”元 揭傒斯《高隐君诗》:“过从…
雍顺 [ yōng shùn ]
和睦;和顺。《新唐书·李知本传》:“ 知本 涉经术,事亲篤至,与弟 知隐 雍顺,子孙百餘,至貲用僮僕无间也。” 明 …
童恋 [ tóng liàn ]
男童对女童或女童对男童的爱情。
童童 [ tóng tóng ]
(1).茂盛貌;重迭貌。《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有桑树高五尺餘,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 唐 陈陶 《涂山怀古》诗…
返老归童 [ fǎn lǎo guī tóng ]
返老归童(返老歸童) 见“ 返老还童 ”。
儿童福利事业 [ ér tóng fú lì shì yè ]
国家和社会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而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如:建立儿童公园、儿童娱乐中心、儿童剧场、儿童医院及保健中心、儿童…
僮僮 [ tóng tóng ]
童童。盛貌。
童年 [ tóng nián ]
儿童时期;幼年:童年时代。回忆童年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