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嫁 [ xǔ jià ]
允婚。
配嫁 [ pèi jià ]
许配嫁给。
许笄 [ xǔ jī ]
许嫁。语本《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唐 于邵 《与常相公书》:“况家事未毕,立锥无地,男可从官…
许嫁旅馆 [ xǔ jià lǚ guǎn ]
待字闺中 [ dài zì guī zhōng ]
字:许配;闺:女子卧室。留在闺房之中,等待许嫁。旧指女子成年待聘。
娉财 [ pīng cái ]
行聘礼时所赠财物。《唐律·户婚中·许嫁女辄悔》:“虽无许婚之书,但受娉财,亦是。”
始笄 [ shǐ jī ]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郑玄 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更适 [ gēng shì ]
改嫁。《南史·孝义传上·徐元妻许氏》:“先是,新蔡 徐元 妻 许 二十一丧夫,子 甄 年三岁,父 揽 愍其年少,以更…
綀裳竹笥 [ shū cháng zhú sì ]
粗麻之裳与竹制之箱。《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初,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輒便许嫁,綀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遗之。”后以…
应成 [ yīng chéng ]
应允,许诺。《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若有人要取他,就应成与他,只要一千贯文,便嫁与他。”
童羁 [ tóng jī ]
指童年。 清 刘大櫆 《钱节妇传》:“﹝ 方氏 ﹞许聘同里 钱公 田间先生 之子 孝则 者,方在童羈,未嫁也。”
设许 [ shè xǔ ]
许配。《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食饮居处,衣服礼节,有似 句丽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其嫁…
嫁杏 [ jià xìng ]
音jia xing古时指女子出嫁,或是出嫁的时辰。如:嫁杏三月、嫁杏无期等。嫁杏无期的嫁杏,故事说的是一个人家堂前的…
改适 [ gǎi shì ]
改嫁。适,嫁。
资从 [ zī cóng ]
陪嫁的钱财;嫁妆。
女长当嫁 [ nǚ zhǎng dāng jià ]
女长当嫁(女長當嫁) 犹女大当嫁。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告丞相:男大当婚,女长当嫁。”
出养入道 [ chū yǎng rù dào ]
出为养子,受戒为道士也。《唐律疏议·贼盗·缘坐非同居》:「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出养入道,及娉妻末成者,不追坐。」
奁匣 [ lián xiá ]
陪嫁的镜匣。泛指嫁妆。
文君新醮 [ wén jūn xīn jiào ]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出闺 [ chū guī ]
女嫁,就是闺女出嫁,古时叫“出闺”、“出阁”,俗称“即发女子”、“女子出嫁”、“女子出门”等。
昏嫁 [ hūn jià ]
犹婚嫁。男女嫁娶之事。
嫁狗逐狗 [ jià gǒu zhú gǒu ]
嫁狗逐狗 见“ 嫁狗随狗 ”。
垫箱钱 [ diàn xiāng qián ]
嫁女压在箱底陪嫁的钱。
显状 [ xiǎn zhuàng ]
指公开确定的婚约。《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房玄龄 等奏称:‘许嫁 陆氏,无显状,大礼既行,不可中止。’爽 亦…
移祸 [ yí huò ]
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同嫁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