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体 [ qū tǐ ]
(一)、谓降低身分。汉 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宋 苏轼《张文定…
卑身屈体 [ bēi shēn qū tǐ ]
卑身屈体(卑身屈體) 见“ 卑身贱体 ”。
降颜屈体 [ jiàng yán qū tǐ ]
犹言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验光 [ yàn guāng ]
检查眼球晶状体的屈光度。
蠖屈求伸 [ huò qū qiú shēn ]
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篆虫 [ zhuàn chóng ]
犹篆书。形容篆书形体曲屈如虫。
不挠不屈 [ bù náo bù qū ]
不挠不屈(不撓不屈) 同“ 不屈不挠 ”。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
诎体 [ qū tǐ ]
(一)、弯曲肢体。谓被绳索枷锁。(二)、屈身拜伏。
孑孓 [ jié jué ]
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的卵在水中孵化出来的,体细长,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
妇人拜 [ fù rén bài ]
女子立拜屈膝为礼。一说两手当胸,身体微曲为礼。
屈身守分 [ qū shēn shǒu fèn ]
屈身:身体弯曲;守分:安分守己。形容非常恭敬的样子。
躬身 [ gōng shēn ]
(一)、自身;自己。(二)、亲自;亲身。(三)、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屈强 [ qū qiáng ]
亦作“屈彊”。倔强。《史记·匈奴列传》:“杨信 为人刚直屈彊,素非贵臣。”《汉书·陆贾传》:“乃欲以新造未集之 越,…
磬折 [ qìng shé ]
(一)、弯腰。表示谦恭。(二)、犹言卑躬屈膝;受屈辱。(三)、泛指人身、物体或自然形态曲折如磬。(四)、形容声音抑扬…
折迭 [ zhē dié ]
弯屈。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3.重叠起伏。
倔聱 [ juè áo ]
指文体古奥奇特,佶屈聱牙。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 朱珪 ﹞年八岁,即操觚为文,文体倔聱苍古。”
钢筋铁骨 [ gāng jīn tiě gǔ ]
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筋脉拘急 [ jīn mài jū jí ]
筋脉拘急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肢体筋脉抽瘛,屈伸不利的症候。
委身曲附 [ wěi shēn qǔ fù ]
委wěi身shēn曲qū附fù委:聚拢、聚集,此指把身体蜷曲起来曲:使……弯曲附:通”跗“,脚背形容弯着身子,屈着前…
崚崚 [ líng líng ]
(一)、重叠的样子;突兀的样子。(二)、形容人品刚正不屈。(三)、形容人体瘦削。
其言曲而中 [ qí yán qǔ ér zhōng ]
其言随物屈曲,各中其理也。《易经·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疏:「其言曲而中者,变化无极,不可为体例,其…
负屈 [ fù qū ]
遭受委屈或冤屈:负屈含冤。
破裂强度 [ pò liè qiáng dù ]
对薄膜、薄片、织物等试片的表面用均匀分布的液体或气体连续加压,当试片达到屈服而破裂时的最高压强。
负屈含冤 [ fù qū hán yuān ]
负屈含冤(負屈含冤) 见“ 负屈啣冤 ”。
屈迹 [ qū jì ]
(一)、见“屈迹”。(二)、亦作“屈跡”。犹屈身。
【词语拼音】qū tǐ
【词语解释】(一)、谓降低身分。汉 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宋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自将相公卿宿贵之人,皆争屈体以收礼后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宿当不妨,但少牀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
(二)、犹屈膝。指屈服、投降。《北齐书·颜之推传》:“嗟将相之骨鯁,皆屈体於犬羊。”唐 李白《赠新平少年》诗:“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请巡按屈体求荣。”
(三)、弯曲身躯。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於下,枝错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