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兵 [ yì bīng ]
服劳役勤务的士兵。
兵役 [ bīng yì ]
公民依照国家兵役制度履行的军事义务。分现役和预备役。
兵役制 [ bīng yì zhì ]
见兵役法。
兵役法 [ bīng yì fǎ ]
根据宪法规定公民服兵役的法律制度。中国第一部兵役法是1955年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的。1984…
补充兵役 [ bǔ chōng bīng yì ]
一种兵役类别。补充兵役之区分如下:(1)现役:以适合常备兵现役之超额或区划之男子,征集入营者服之,陆军为期三至六个月…
志愿兵役制 [ zhì yuàn bīng yì zhì ]
自愿参军入伍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54年前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1955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78…
甲种国民兵役 [ jiǎ zhǒng guó mín bīng yì ]
以初期国民兵役期满,适合于常备兵与补充兵现役所需的超额者服之,由县政府施以一至三个月的军事训练。
义务兵役制 [ yì wù bīng yì zhì ]
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年龄内有服一定期限兵役义务的制度。包括服现役和服预备役。
役种 [ yì zhǒng ]
我国兵役法第十四条规定,士兵役分为常备兵役、补充兵役、国民兵役,此种划分,称为「役种」。
新兵役法全文 [ xīn bīng yì fǎ quán wén ]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 (2011年10月29日…
后备兵 [ hòu bèi bīng ]
(一)、泛指战时可以征集到军队中服兵役的人员。(二)、某些国家分兵役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服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
于役 [ yú yì ]
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免役 [ miǎn yì ]
免除某种规定的服役,如兵役、劳役。
买闲 [ mǎi xián ]
(一)、见“买閒”。(二)、亦作“买闲”。为免去兵役或徭役而交付的钱。(三)、谓出钱免去兵役或徭役而求得安闲。
役政 [ yì zhèng ]
(一)、犹政役,赋役。政,通“征”。(二)、指有关兵役之政务。
义务兵 [ yì wù bīng ]
根据义务兵役制的规定被征集入伍,在军队中按规定期限服役或超期服役的士兵。
服兵役 [ fú bīng yì ]
凡年满二十岁的男子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在一定期间内,必须接受国家军事训练,为国家安全做准备。以抽签方式来决定为陆军、海…
国民兵 [ guó mín bīng ]
国民皆兵的制度,凡行徵兵制度的国家,国民届满一定的年龄,即应服国民兵役,为最快速、最经济的备兵办法。事变之际,如后备…
缓役 [ huǎn yì ]
缓期服兵役。
预备役 [ yù bèi yì ]
随时准备根据国家需要应征入伍的兵役。服满现役退伍的军人和依法应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按规定编入预备役。也叫后备役。
现役 [ xiàn yì ]
(一)、公民自应征入伍之日起到退伍之日止所服的兵役。(二)、属性词。正在服兵役的:现役军人。
分役 [ fēn yì ]
指承担兵役。
役龄 [ yì líng ]
服兵役的年龄
患御 [ huàn yù ]
谓害怕服兵役。
再籍 [ zài jí ]
再次登记兵役,引申为再次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