堙没 [ yīn méi ]
犹埋没。《后汉书·应劭传》:“旧章堙没,书记罕存。”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诗之一:“铜驼…
古事 [ gǔ shì ]
(一)、文献;旧事。《史记·太史公自序》:“百年之閒,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 太史公。”《周书·宗懔传》:“懔 少聪敏…
蒙拾 [ méng sh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辩骚》:“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童蒙者拾其香草。”后因称摘取文词为“蒙拾”,…
马陵书树 [ mǎ líng shū shù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笋乾 [ sǔn qián ]
亦作“笋乾”。将笋煮熟后,榨扁,晒干而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又去买了些笋乾、盐蛋、熟栗子、瓜子之类,以为…
题辞 [ tí cí ]
(一)、文体名。标明全书要旨,并对作品表示赞许,进行评价或叙述读后感想。性质与序、跋相似,大都用韵文体裁,通常放在卷…
相业 [ xiāng yè ]
宰相的功业。亦喻巨大的功绩。《宋史·陈尧佐传论》:“尧佐 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明 刘基《次韵和石末公开…
疑殆 [ yí dài ]
犹言疑惑不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凡此数事,皆五藏蹷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王念孙 《读书杂志·…
文渊阁 [ wén yuān gé ]
(一)、明 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之所。明太祖 始建于 南京 奉天门 东。成祖 迁都 北京,又于宫内东庑南建 文渊…
拔份 [ bá fèn ]
方言。谓出人头地。 柯岩 《特邀代表》:“这位老师分析,平时和这个同学并无恶感,这只是他逞能,‘拔份’的恶习重现。”…
白狼 [ bái láng ]
(1).白色的狼。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韦昭 注:“白狼、白鹿…
鄙僿 [ bǐ sài ]
(一)、鄙野闭塞。清 方文《卜居枞川》诗:“城中嚣陵不可往,江上鄙僿聊以居。”(二)、粗俗,缺少文采。清 章学诚《文…
慢阅读 [ màn yuè dú ]
慢阅读 - 简介 慢阅读,是指用足够的时间,沉潜在一本书中,不急于“赶路”,而是“慢慢的欣赏”。美国教授托马斯·纽柯…
张九龄 [ zhāng jiǔ líng ]
唐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
商务印书馆 [ shāng wù yìn shū guǎn ]
中国近现代出版业中历史最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夏瑞芳等创办于上海。初为印刷机构。1902年张元济进馆后,转向出版。…
邳桥 [ pī qiáo ]
邳水 之桥。相传 汉 张良 曾游 下邳 桥上,遇 黄石公,授《太公兵法》,曰:“读是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兴。”见《史记…
閲览 [ yuè lǎn ]
看(文字、图表等)。唐 元稹《进西北边图经状》:“右,臣今月二日进《京西京北图》一面,山川险易,细大无遗。犹虑幅尺高…
适可 [ shì kě ]
(一)、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明 李贽《…
腹笥 [ fù sì ]
语出《后汉书·边韶传》:“ 边 为姓, 孝 为字,腹便便,五经笥。”笥,书箱。后因称腹中所记之书籍和所有的学问为“腹…
杂史 [ zá shǐ ]
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
发贮 [ fā zhù ]
犹废居。谓货物价贱则买进,价贵则卖出,以求厚利。犹今之囤积。发,通“废”。《汉书·货殖传·子赣》:“子赣 既学於 仲…
河豕 [ hé shǐ ]
据《吕氏春秋·察传》载,卫 人有读史记者曰:“晋 师三豕涉 河。”子夏 以为“三豕”当是“己亥”之误,两者形似,因而…
文书房 [ wén shū fáng ]
明 宫廷掌握主办敕诰等一应机密文书的机构。亦称制敕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内阁密封之体》:“今朝参讲读…
小史 [ xiǎo shǐ ]
(1).古小官名。《周礼》春官宗伯之属,掌邦国之志、贵族世系以及礼仪等事。 汉 以后为尚书令史或地方官一般属吏之称。…
胶柱鼓瑟 [ jiāo zhù gǔ sè ]
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