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脊匹夫 [ dǎ jǐ pǐ fū ]
骂人的话。意指对方是该打的囚徒。《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一》:「把瓦忏,着手掇,道打脊匹夫莫要躲。」也作「打脊魍魉」。
盂兰盆会 [ yú lán pén huì ]
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有斋僧、拜忏、放焰口等活动。[盂兰盆,梵ullambana]
中宵 [ zhōng xiāo ]
中夜,半夜。晋 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唐 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
词忏 [ cí chàn ]
指诵经拜忏的道士。《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先是表白宣毕斋意,斋官沐手上香,词懺二人飘手炉,向外三信礼召请。”
福会 [ fú huì ]
佛教称拜忏等祈福活动。《太平广记》卷三七七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赵泰》:“乃为祖父母、二弟延请僧众,大设福会…
鸯窭利摩罗 [ yāng jù lì mó luó ]
佛教人名。梵语。意译为 指鬘。初信邪说,杀人取指以作冠首华鬘。为充指数,甚至欲害其母。后得佛教诲,改过忏诲,而入佛门…
忏陈 [ chàn chén ]
犹忏悔。陈,自陈己过。前蜀 杜光庭《莫庭乂为川主修周天醮词》:“又恐宿曜所临,行年有厄,历运衰否,分野灾凶,须备懺陈…
忏除 [ chàn chú ]
忏悔以去除(恶业)。《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復次善男子,言懺除业障者。”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碧瀣词…
缁白 [ zī bái ]
僧俗人士。缁指僧徒,白指俗人。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必欲洗濯臣民,奬导緇白。” 唐 法海 《六祖大师…
房産 [ fáng chǎn ]
个人或团体保有所有权的房屋及地基。《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房产值数千金,郭刁儿 於中议估,止值四百金。”清 …
灼臂落发 [ zhuó bì luò fà ]
烧炙手臂,剃去头发。佛教徒表示自我忏悔的一种方式。《宋史·蔡襄传》:“开寳浮图灾,下有旧瘞佛舍利,詔取以入,宫人多灼…
佛海 [ fú hǎi ]
佛教徒认为佛界如海一般广大,故名。 南朝 梁武帝 《金刚般若忏文》:“哀怜万品,护念群生,引入慧流,同归佛海,得金刚…
嫌好道歉 [ xián hǎo dào qiàn ]
嫌好道歉 说好道坏。谓挑剔苛求。《水浒传》第一○三回:“ 张世开 嫌好道歉,非打即駡。”《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三十五佛 [ sān shí wǔ fú ]
拼音:sān shí wǔ fó 解释:“三十五佛” 指常住十方…
好事 [ hǎo shì,hào shì ]
[ hǎo shì ](一)、好事情;有益的事情:好人好事。(二)、指僧道拜忏、打醮等事。(三)、指慈善的事情。(四…
冻雪 [ dòng xuě ]
犹冰雪。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 唐 韦应物 …
絶卖 [ jué mài ]
(一)、将不动产的所有权卖给别人永远不得赎回。详细解释将不动产的所有权卖给别人永远不得赎回。《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
爱欲 [ ài yù ]
指情爱和贪欲。《坛经·忏悔品》:“自性归依浄,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三:“ 寿…
宣说 [ xuān shuō ]
犹宣讲。隋 江总《群臣请赎武帝忏文舍身》:“见前大德僧,以慈悲力,用无碍心,坐道放光,显扬宣説。欢喜和合,超然降许。…
说戒 [ shuō jiè ]
佛教语。每月月半、月底集合众僧讲说戒律。犯有过失者,亦在此时忏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恒 曲次东…
装摺 [ zhuāng zhé ]
装修设备。《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还 从岳父之言,要将家私什物权移到 支 家。先拆卸祖父卧房装摺,往 支…
听説 [ tīng shuō ]
1.听我所说。《坛经·忏悔品》:“汝等听説,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2.听人所说。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
五盖 [ wǔ gài ]
佛教称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为“五盖”。谓能盖覆真性。《大智度论》卷十七:“弃是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
怀思 [ huái sī ]
怀念;思念。《左传·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谢惠…
冗冗 [ rǒng rǒng ]
烦多而杂乱的样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元.乔吉〈折桂令.西喦楼外东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