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律 [ chán lǜ ]
(一)、佛教语。禅宗和律宗的并称。(二)、佛教语。指禅定和戒律。
律乘 [ lǜ chéng ]
戒律的教义。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飘然无定迹,迥与律乘违。”
色戒 [ sè jiè ]
戒色的律条。《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却说明悟禅师当夜在禅椅上入定回来,慧眼已知五戒禅师差了念头犯了色戒…
讲宗 [ jiǎng zōng ]
佛教语。指禅宗、律宗以外的其它诸宗。又称为“教门”。
讲寺 [ jiǎng sì ]
(一)、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二)、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敛祸 [ liǎn huò ]
停止作祸。 元 耶律楚材 《用昭禅师韵》之二:“妖氛敛祸 尧 风扇,外道消声佛日明。”
僧只律 [ sēng zhī lǜ ]
?书名,摩诃僧只律之略称,五部律之一。《魏书·释老志》:「沙门法显,慨律藏不具,自长安游天竺,历三十余国。随有经律之…
八宗 [ bā zōng ]
(一)、佛教用语。指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个在中国弘传的佛教宗派。(二)、在日本弘传的俱舍宗、成实宗、律宗…
三种禅 [ sān zhǒng chán ]
泛指佛教的三种禅,根本味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
参禅 [ cān chán ]
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到各处参学之意。一般依教坐禅或参话头的也叫参禅。参见〔禅宗〕
禅让制 [ shàn ràng zhì ]
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又可分“内禅”与“外禅”,…
僧堂 [ sēng táng ]
禅堂,坐禅之所。
默照禅 [ mò zhào chán ]
禅宗术语,是一种禅定修行方法,以禅坐方式进行。
禅堂 [ chán táng ]
参禅处所;僧堂同入禅堂
禅说 [ chán shuō ]
犹禅学。谓禅宗教理。
慧空禅院 [ huì kōng chán yuàn ]
褒禅山寺名今所谓慧空禅院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沩印禅 [ wéi yìn chán ]
沩山 灵祐禅师 印证之禅。
禅师窟 [ chán shī kū ]
禅门;僧人聚集习禅之所。
野狐谈禅 [ yě hú tán chán ]
在禅宗中,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
俱胝一指 [ jù zhī yī zhǐ ]
俱胝禅师悟得的一指禅。
心铭 [ xīn míng ]
禅宗牛头宗开宗立派的法融禅师所著,是禅宗一篇修行指南。
禅教 [ chán jiào ]
禅教禅宗之教法。即阐扬禅之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教说。
出世间上上禅 [ chū shì jiān shàng shàng chán ]
佛家语,三种禅之一。大乘菩萨独自之禅定,《菩萨地持经》卷五所说。即自性禅(观心之实相而不向外求,故曰自性)、一切禅(…
逃禅 [ táo chán ]
(一)、逃出禅戒。(二)、指遁世而参禅。
出世间禅 [ chū shì jiān chán ]
佛家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盖禅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止寂静之义,故名为定,而三昧无思惟审虑之义,故名为禅也。今总别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