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 [ míng tái ]
(一)、传说为 黄帝 听政之所。《管子·桓公问》:“黄帝 立明臺之议者,上观於贤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轩…
澹台灭明 [ tán tái miè míng ]
人名。(公元前512~?)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武城人,孔子弟子。面貌丑恶而有德行。
昭明台 [ zhāo míng tái ]
兆清 [ zhào qīng ]
明、林台衡之字。
总宪 [ zǒng xiàn ]
明 清 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御史台古称宪台,故称。
照明 [ zhào míng ]
用灯光照亮室内、场地等:照明设备。舞台照明。
台岳 [ tái yuè ]
亦作“ 台岳 ”。指 天台山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嗟 台岳 之所奇挺,寔神明之所扶持。”《隋书·徐则传》…
御史台 [ yù shǐ tái ]
◎ 御史台 yùshǐtái[Yushi Tai] 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ldqu…
嘿咻 [ hēi xiū ]
该词起源于台湾,是一种台湾俚语,通常指性交,是代替形容性交的一种文明用词。
大宪台 [ dà xiàn tái ]
明 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详“大都宪”。
手照 [ shǒu zhào ]
手持的照明用具。如灯笼、风灯、烛台、灯盏等。
高台明镜 [ gāo tái míng jìng ]
释义 义参「明镜高悬」。见「明镜高悬」条。
阶阁 [ jiē gé ]
亦作“阶閤”。台阶很高的楼阁。指明堂或朝堂。
舞台灯光 [ wǔ tái dēng guāng ]
也称“舞台照明”。舞台演出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和技术手段,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
潜台词 [ qián tái cí ]
(一)、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二)、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
昱耀 [ yù yào ]
明亮。 南朝 梁武帝 《凤台曲》:“羽衣昱耀,春吹去復留。”
淡台 [ dàn tái ]
复姓。春秋鲁有澹台灭明,孔子弟子。见《论语.雍也》。
山家宗 [ shān jiā zōng ]
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 宋 代分为两派:一为 晤恩 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 四明尊者知礼法师 派,名山家…
明月珰 [ míng yuè dāng ]
用明月珠(夜光珠)串成的耳饰、即明珰耳著明月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
拆台子 [ chāi tái zi ]
[释义](动)比喻收摊不干了,也指通过某种手段进行破坏,或使其不能顺利进行,又作拆台。 [构成]动宾式:拆|台子 […
银台通进司 [ yín tái tōng jìn sī ]
明 清 的通政司,职任和 宋 的银台司相当,故亦称通政司为银台,或合称为“银臺通进司”。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
中阶 [ zhōng jiē ]
(一)、指明堂前居中的台阶。(二)、指“泰阶”居中的一级。
台资 [ tái zī ]
曾做台省或行台长官的资历。《明史·崔景荣传》:“﹝ 崔景荣 ﹞巡按 甘肃、湖广、河南,最后按 四川,积臺资十八年。”
备患 [ bèi huàn ]
防备祸患。《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 明 刘基 《筑台于郎筑台于薛筑台于秦冬不雨》:“夫…
新极 [ xīn jí ]
指皇帝刚即位。 明 徐渭 《北台疏草序》:“当子巡 辽 时,会主上新极,朝廷清明无闕事。”
【词语拼音】míng tái
【词语解释】(一)、传说为 黄帝 听政之所。《管子·桓公问》:“黄帝 立明臺之议者,上观於贤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轩辕 有明臺之议,放勋 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於下也。”
(二)、泛指古代帝王议政的地方。《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思政明臺,访道宣室。”张铣 注:“明臺,明堂也。天子布政之宫。”唐 武则天《唐大享拜洛乐章·昭和》:“奉成先旨,明臺毕功。”清 杜濬《后快哉行》:“明臺悬镜光熊熊,贼智焉能廋某某。”参见“明堂”。
(三)、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明 无名氏《赠书记·侠妓极刑》:“匪欺,望明臺鉴察真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