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人 [ yà rén ]
指在衙门当差的人。迓,通“衙”。
叨揽 [ dāo lǎn ]
兜揽;招揽。《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结好堂官,叨揽事管,些小事体,经他衙里,少不得要诈一两五钱。”谚语:“热…
外宅 [ wài zhái ]
外衙。在牙城(主将住的内衙的卫城)外,所以称外宅。
晨衙 [ chén yá ]
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排衙 [ pái yá ]
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分立两旁,谓之排衙。唐 白居易《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不知雨雪 江陵府,…
堂勇 [ táng yǒng ]
衙役。
官不威牙爪威 [ guān bù wēi yá zhǎo wēi ]
谓衙役比官吏更狠毒可怕。牙爪,指衙役。
头役 [ tóu yì ]
衙役中的为首者。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其杖而黜革者五,是所谓积年头役,执掌科书,为豪棍之党羽者也。…
堂尊 [ táng zūn ]
明 清 时县里属吏对知县的尊称。《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堂尊若不信,唤二人对证便了。”清 李渔《比目鱼·征…
县正堂 [ xiàn zhèng táng ]
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二十年目睹之…
随牙 [ suí yá ]
见“随衙”。
班司 [ bān sī ]
指衙署。
早衙 [ zǎo yá ]
旧时官府早晚坐衙治事,早上卯时的一次称“早衙”。
龙头铡 [ lóng tóu zhá ]
一种古代的铡头刑具。刑具分有等级,龙头铡的对象大都属于王公贵族。《三侠五义.第一五回》:「只见四名衙役,将龙头铡抬至…
容放 [ róng fàng ]
容纳置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川堂逼近内衙,务须严肃,不许容放一人后堂站立窥听。”《老残游…
总理衙门 [ zǒng lǐ yá mén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为&;外务部&;(外交部)令总理衙门传旨。&;&
末堂 [ mò táng ]
最后出生的。《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八。”《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却説 襄敏公 有个…
合当 [ hé dāng ]
(1).犹应当;应该。 宋 曾巩 《明州奏乞回避朱明之状》:“如臣合当避亲,臣不敢陈乞在京差遣。” 元 郑光祖 《周…
牙阖 [ yá hé ]
衙署。
卡差 [ kǎ chà ]
衙役。
快子 [ kuài zǐ ]
衙役。
公厅 [ gōng tīng ]
官衙。。
红黑帽 [ hóng hēi mào ]
旧时地方官府的衙役戴红帽和黑帽,因用作衙役代称。
南衙 [ nán yá ]
(一)、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二)、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
乔作衙 [ qiáo zuò yá ]
见“乔坐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