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侻 [ shū tuì ]
粗率;轻率。
佞兑 [ nìng duì ]
亦作“佞说”。亦作“佞侻”。谓谄谀取悦。
通脱 [ tōng tuō ]
通达脱俗,不拘小节。也作通侻。
简脱 [ jiǎn tuō ]
(一)、亦作“简侻”。通脱;落拓不羁。(二)、谓书简脱落。
説啕 [ shuō táo ]
轻佻。《逸周书·宝典》:“説咷轻意,乃伤营立。”卢文弨 案:“説咷,当即侻佻,皆谓不厚重。”
佻侻 [ tiāo tuì ]
轻率简单。《新唐书·董晋传》:“以财赋委 孟叔度 , 叔度 为人佻侻,军中恶之。”
说咷 [ shuō táo ]
轻佻。《逸周书·宝典》:“説咷轻意,乃伤营立。” 卢文弨 案:“説咷,当即侻佻,皆谓不厚重。”
骄愎 [ jiāo bì ]
傲慢固执。《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国忠 性疏侻捷给,硜硜处决枢务,自任不疑,盛气骄愎,百僚莫敢相可否,官属悉苛…
貌寝 [ mào qǐn ]
亦作“貌侵”。状貌丑陋短小。或以为谓状貌不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 者,貌侵,生贵甚。”司马贞 索隐:“…
疏略 [ shū lüè ]
(一)、疏漏忽略:疏略之处甚多。(二)、粗疏简略:记载疏略。
疏朗 [ shū lǎng ]
(一)、稀疏而清晰:须眉疏朗。夜空中闪烁着疏疏朗朗的几点星光。(二)、开朗:胸怀渐渐疏朗了。
疏不谋亲 [ shū bù móu qīn ]
疏:疏远。
疏越 [ shū yuè ]
(一)、亦作“疎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声音舒缓。(二)、疏散。(三)、疏忽;疏漏。
闲疎 [ xián shū ]
亦作“间疏”。见“閒疏”。
闲疏 [ xián shū ]
(一)、亦作“间疏”。离间。(二)、亦作“间疏”。闲散疏放。
生疏 [ shēng shū ]
(一)、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的:人地生疏。业务生疏。(二)、因长期不用而不熟练:技艺生疏。手法生疏。(三)、疏远;不…
萧疏 [ xiāo shū ]
(一)、萧条荒凉:满目疮痍,万户萧疏。(二)、稀疏;稀稀落落:黄叶萧疏。白发萧疏。
疏亲慢友 [ shū qīn màn yǒu ]
疏:疏远;慢:怠慢。疏远亲族,怠慢朋友。
内疏外亲 [ nèi shū wài qīn ]
疏:疏远;亲:亲密。内心疏远,表面亲近。指不是真心待人。
宽疎 [ kuān shū ]
亦作“宽疏”。稀疏;不严密。
疏稿 [ shū gǎo ]
亦作“疏稾”。奏疏的草稿。
疏散 [ shū sàn ]
把集中的或稠密的分散开疏散人口稀疏而分散;疏落这一带比较荒凉,只有些疏散的村落
埴垆 [ zhí lú ]
稍粘而较疏松的土壤。《周礼·地官·草人》:“勃壤用狐,埴壚用豕。” 郑玄 注:“埴壚,黏疏者。” 贾公彦 疏:“以埴…
交疏吐诚 [ jiāo shū tǔ chéng ]
交:交情;疏:疏淡;吐:谈吐;诚:真诚。交情虽然疏淡,但说话非常坦诚。
浚导 [ jùn dǎo ]
(一)、疏导。(二)、濬導: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