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脱俗,不拘小节。也作通侻。
(一)、亦作“ 通侻 ”。放达不拘小节。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表 以 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晋书·袁耽传》:“遂就局,十万一掷,直上百万。 耽 投马絶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 袁彦道 不?’其通脱若此。”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高僧转世》:“ 一彬 持戒律甚严,独言论通脱,口如悬河。”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 曹孟德 是‘尚通侻’的,但 祢正平 天天上门来骂他,他也只好生起气来,送给 黄祖 去‘借刀杀人’了。”
通脱,汉语词汇。拼音:tōng tuō意思是通达脱俗,不拘小节。出自《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unconventional
【通的意思】:通 tōng(ㄊㄨㄥ) (一)、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 详情>
【脱的意思】:脱 tuō(ㄊㄨㄛ) (一)、离开,落掉:脱产。脱发( fà )。脱节。脱离。脱落。脱贫(摆脱贫困) 详情>
• 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
• 不过到那个时候,于通脱之外,更加上华丽。
• 通脱木生命力强,又能自行衍生,但冬季要落叶。
• 所谓通草纸,是一种以通脱木茎髓为原料制成的纸。
•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
• 箫的幽怨迷离和琴的古雅通脱糅成林下之风,超脱现实之境。
• 所谓通草纸,是一种以华南地区出产的通脱木茎髓为原料制成的纸。
• 傲形奇曲,肱股枝扭作夸张墨线;逸态通脱,窍虚空放发激越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