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麴 [ mài qū ]
麦制的酒母。《左传·宣公十二年》:“ 还无社 与司马 卯 言,号 申叔展 。 叔展 曰:‘有麦麴乎?’” 杨伯峻 注…
种谷得谷﹐种麦得麦 [ zhǒng gǔ dé gǔ zhǒng mài dé mài ]
zhǒng gǔ de gǔ ﹐zhòng mài de mài ﹐ 种谷得谷﹐种麦得麦
麦糠 [ mài kāng ]
紧贴在麦粒外面的皮儿,脱下后叫麦糠。
麦熟 [ mài shú ]
(一)、麦子成熟。(二)、指麦子成熟的季节。
打麦场 [ dǎ mài cháng ]
用来辗麦、晒麦的场地。《儒林外史.第一回》:「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
岚牌 [ lán pái ]
百变小樱的库洛牌之一,象征激烈的感情,欲求不满的消解。
麦芽 [ mài yá ]
麦子经过加工处理,使之发芽,称为麦芽。
漂麦 [ piāo mài ]
汉 高凤 妻晒麦于庭,令 凤 护麦,凤 持书诵读,时天暴雨,潦水漂麦,凤 竟不知。见《后汉书·逸民传·高凤》后以“漂…
尝麦 [ cháng mài ]
古代的一种岁典。天子于孟夏麦收时先在寝庙荐祭,然后尝食新麦。《逸周书·尝麦》:“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於宗庙,乃尝麦於…
麦陇 [ mài lǒng ]
(一)、亦作“麦垄”。(一)、麦田。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唐 李白《赠徐安宜》…
麦门冬 [ mài mén dōng ]
亦作“麦虋冬”。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丛生,初夏开紫色小花,总状花序,果实裂开露出种子。块根略呈纺锤形,可入药,为…
二麦 [ èr mài ]
大麦、小麦。《宋书·武帝纪》:“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宋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三:“二…
春花作物 [ chūn huā zuò wù ]
春天开花的作物,如大麦、小麦、油菜、蚕豆等。
佛草 [ fú cǎo ]
即麦草,麦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叶氏姊》:“姊曰:‘勿难,只佛草数茎,锡錁一千耳。’佛草者,麦草也。”
迦师错 [ jiā shī cuò ]
小麦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小麦》。
麦豉 [ mài chǐ ]
一种用熟的小麦或大麦经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麦客 [ mài kè ]
麦收季节受雇为人收麦或干其他活儿的短工。
不辩菽麦 [ bù biàn shū mài ]
不辩菽麦(不辯菽麥) 同“ 不辨菽麦 ”。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庸俗之夫,闇於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美女樱 [ měi nǚ yīng ]
美女樱目录1 基本资料2 介绍2.1 茎2.2 叶2.3 花2.4 果实3 参考书目4 关键字 基本资料学名:Ver…
麦颗 [ mài kē ]
指茶芽。形似麦粒,故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参见“ 麦粒 ”…
酣艳 [ hān yàn ]
犹浓艳。《孽海花》第三回:“尚有 日本 的樱花,倒在酣艷风流,独佔一部。”
打麦 [ dǎ mài ]
(1).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 宋 陆游 《禽言》诗:“老翁老尚健,打麦持作饭。”如:打麦场。(2).儿童的一种游…
禹韭 [ yǔ jiǔ ]
麦门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
挑麦 [ tiāo mài ]
“挑麦”即“就是挑战麦克风”,是一种娱乐文化形式。
走麦场 [ zǒu mài chǎng ]
一般说“走麦城”或“败走麦城”,遭受重大失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