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钺之人 [ fǔ yuè zhī rén ]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应该用斧钺杀死的人。泛指因罪应当受死刑的人。
萧斧之诛 [ xiāo fǔ zhī zhū ]
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斧钺之诛 [ fǔ yuè zhī zhū ]
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砧斧 [ zhēn fǔ ]
亦作“碪斧”。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朱钺 [ zhū yuè ]
红色的斧钺,九锡之一。
不避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不辟斧钺 [ bù bì fǔ yuè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赐鈇钺 [ cì fū yuè ]
亦作“赐斧鉞”。古时天子以鈇钺赐于诸侯或大臣,授以征伐之权。
斧钺刀墨 [ fǔ yuè dāo mò ]
斧钺:古代军法用来杀人的斧子,泛指刑罚中的杀戮;刀墨:指黥刑,泛指罪犯。对罪犯施以刑罚。
芒刃 [ máng rèn ]
(一)、指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二)、比喻人的才气、锐气。(三)、犹斧钺。借指诛杀。
戚钺 [ qī yuè ]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
刀墨之民 [ dāo mò zhī mín ]
谓黥面之罪民也。《国语·周语上》:「于是乎,有蛮夷之国,有斧钺刀墨之民。」注:「刀墨,谓以刀刻其额,而墨涅之。」
鏚钺 [ qī yuè ]
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
釜钺 [ fǔ yuè ]
斧钺。釜,用同“ 斧 ”。兵器,泛指刑罚杀戮。《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倘能倡议迎师,亦以腹…
斧钺 [ fǔ yuè ]
亦作“ 斧戉 ”。斧与钺。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罚、杀戮。《左传·昭公四年》:“王弗听,负之斧鉞,以徇於诸侯。”《汉书·…
斧钺汤镬 [ fǔ yuè tāng huò ]
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伏钺 [ fú yuè ]
被处死。钺,古代兵器,形似板斧而大。 郭沫若 《船泊石城岛畔杂成》诗:“ 葡 人大副传佳话,曾作逋逃到此间。往日喧宾…
利斧 [ lì fǔ ]
锐利之斧也。《墨子·备穴》:「以利斧施之,命有利者三人。」
肝脑涂地 [ gān nǎo tú dì ]
(一)、形容惨死。《史记·刘 敬叔孙通列传》:“与项羽战荥阳…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二)、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
投斧 [ tóu fǔ ]
《北堂书钞》卷九七引《庐江七贤传》:“文党,字 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
用钺 [ yòng yuè ]
(1).使用斧钺。指执行军法。《左传·襄公三年》:“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 扬干 ,无所逃罪。…
樵斧 [ qiáo fǔ ]
柴斧。 宋 陈与义 《出山》诗之二:“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 清 黄景仁 《由烟霞岭至紫云洞精舍》诗:“已有樵斧…
要斩 [ yào zhǎn ]
古代的一种酷刑。以斧砧断人之腰。
斧锧 [ fǔ zhì ]
亦作“ 斧质 ”。1.斧子与铁鍖,古代刑具。行刑时置人于鍖上,以斧砍之。《晏子春秋·问下十一》:“寡君之事毕矣, 婴…
斧镬 [ fǔ huò ]
斫人、煮人的刑具。亦谓用斧斫、用镬煮,泛指极严酷之刑。《宋书·殷琰传》:“身膏斧鑊,妻室并尽。” 南朝 陈 徐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