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语出《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yán zhě wú zuì wén zhě zú jiè ]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语出《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
1)就是指出自已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2)指…
言无不尽 [ yán wú bù jìn ]
言无不尽(言無不盡)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北齐书·高德政传》:“ 德政 与帝旧相昵爱,言无不尽。” 宋 司马…
比丘戒 [ bǐ qiū jiè ]
梵语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
诵训 [ sòng xùn ]
(一)、周 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周礼·地官·诵训》…
力行 [ lì xíng ]
[释义](动)努力实践。 [构成]偏正式:力〔行 [同音]厉行、例行详细解释(1).犹言竭力而行。《书·泰誓中》:“…
无状 [ wú zhuàng ]
(一)、没有形状。《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王弼 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
肉袒 [ ròu tǎn ]
◎ 肉袒 ròutǎn[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唱言 [ chàng yán ]
(一)、倡言;首先建议。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臣闻 文子 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今之否隔,友于同忧,…
观听 [ guān tīng ]
(一)、看和听。汉 扬雄《太玄·释》:“次二,动于响景。测曰:动于响景,不足观听也。”清 厉鹗《三月十三日游清华寺》…
狂狷 [ kuáng juàn ]
亦作“ 狂獧 ”。1.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雕虫 [ diāo chóng ]
(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
孙慎行 [ sūn shèn háng ]
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人;为明代政治家、理学大师。幼年好学,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授编修;后官居左…
韩延寿 [ hán yán shòu ]
韩延寿字长公,燕人;徙杜陵,少为郡文学。父韩义为燕郎中,以燕王无道,义谏而死,燕人闵之。汉昭帝立,大将军霍光持政…
率情 [ lǜ qíng ]
(一)、犹秉性。《弘明集·正诬论》:“论其率情亮直,具涉雋上,自是可才。”《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
札瘥 [ zhá chài ]
因疫疠、疾病而死。《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国 不天,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昬,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杜预 注:“大死曰…
乡闾 [ xiāng lǘ ]
(一)、亦作“鄊閭”。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
人与人之间 [ rén yú rén zhī jiān ]
图书信息 书 名: 人与人之间 作 者:(韩国)高喆锤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IS…
灭裂 [ miè liè ]
(一)、谓言行粗疏草率。《庄子·则阳》:“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成玄英 疏:“耕地不深,鉏治不熟,至秋收时…
李时勉 [ lǐ shí miǎn ]
李时勉(1374~1450)名懋,以字行,明安福人。幼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永乐二年(1404)中进…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tā rén yǒu xīn yǔ cǔn duó zhī ]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意谓他人的心意,我可以揣度出来;语出〔诗经·小雅·巧言〕。〔韩诗外传·卷四〕举述一则齐桓公…
情款 [ qíng kuǎn ]
(一)、亦作“情欵”。情意诚挚融洽。汉 枚乘《杂诗》之七:“愿言追昔爱,情疑感四时。”《宋书·隐逸传·陶潜》:“先是…
耸然 [ sǒng rán ]
(1).高耸貌。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极,耸然正位,静然而听,凝然而视。” 唐 冯贽 《云仙杂记…
梅曾亮 [ méi céng liàng ]
目录1 生平2 着作3 观点4 评价 生平梅曾亮(1786~1865),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苏上元(今南京…
【词语拼音】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词语解释】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